■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姜军旗
“存阴骘心,干公道事,做老成人,说实在话……”《近溪隐君家训碑》前,一堂廉政文化现场教学课正在进行。参观者在听完讲解员联系实际的生动讲解后不住点头,连连称赞。
这是山西省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双塔博物馆“弘扬廉政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展最寻常的一幕。
从一代廉吏吕坤《近溪隐君家训碑》的家风家训,到明代晋王府“宝贤堂”的廉政文化,再延伸到“凌霄双塔”的文风文脉。“弘扬廉政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展运用大量的史实、史料,讲述古代能臣廉吏的清廉家风和近现代红色家风故事,深刻阐明“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让文物发声 与历史对话
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村的永祚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国宝级文物保护利用试点、首批“山西文化记忆项目”。因寺内现存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双塔,又称双塔寺。
永祚寺内除被视为太原地标的“凌霄双塔”外,无梁建筑大雄宝殿、明晋王《宝贤堂集古法帖》,以及明代牡丹均闻名海内外。寺内收藏的260余通碑碣刻石集中,集各代著名书家的墨迹于一堂,堪称石刻版的中国书法史。这些文物中不乏反映廉洁奉公和家风家训的内容,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素材。
“馆藏文物中的《近溪隐君家训碑》,是明代大儒吕坤在山西任职时所刻。”双塔博物馆公众服务部副主任韦芳介绍,吕坤是明代著名廉吏,一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与沈鲤、郭正域并称万历“三大贤”。《近溪隐君家训碑》短短两百多字,不仅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也成为鉴古通今、彰显中华家风家训和廉政文化的重要文物。
以文物为载体,以廉洁为主题,将反映廉洁文化内涵的历史文物有机整合,深入挖掘馆藏文物蕴含的廉洁文化内容。自2021年开展的“弘扬廉政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展览,正是双塔博物馆深入挖掘馆藏文物价值的一次成功尝试。
展览包括“丰碑墨海辉映双塔”“一代廉吏传承家风”“监察史鉴缘法而治”和“巩固初心知史砺行”四大模块。参观者听廉吏故事,诵清廉家训,书家训金句……他们从传统家风家训中感悟古人修身齐家的智慧,谈理想抒发立志报国之情,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文物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承载着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谈到廉政文化展览的意义,双塔博物馆馆长崔晓东表示,从事文物工作,不仅仅是保护和研究,还应深入挖掘、系统阐释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让文物“活”在当下,积极融入时代、拥抱变化,为人们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把受众请进来 让精品走出去
激活文物“廉”基因,释放清廉正能量。双塔博物馆通过廉政文化展,变静态的参观为互动式的党性现场教育。开展以来,共为全市党员干部开展免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近百场,6000余人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今年春节,双塔博物馆在官方抖音号上陆续推出永祚寺、普光寺、圆通寺古迹介绍系列直播活动,通过讲好文物故事,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古建焕发光芒。
双塔博物馆在挖掘馆藏文物价值的同时,还和周边学校联合开展活动,开展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打造家风故事情景剧,招募“小小讲解员”,举办开学季“开笔礼”,让“活”起来的文物走进中小学课堂,提升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自信。此次廉政文化展中最接地气也是最活泼的一部分,便是征集的百余幅中小学生手抄报和书法作品,孩子们图文并茂呈现的革命岁月,表达了童心向党和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
2021年,巾帼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双塔博物馆副馆长鲁玲领衔打造的《吕坤“近溪隐君家训”的家风文化及现实启示》入选太原市党性教育精品课程、妇联“家庭家教家风”名师讲堂、山西干部在线学院和全国文博网络学院课程库。
把受众请进来,听文物背后的故事,送文化精品课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传统文化在这“一进一出”中得以弘扬,历史与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增强。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一所所保存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存、积淀和丰硕成果的“大学校”,就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根脉所在。崔晓东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下一步,双塔博物馆将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博单位创新成果,挖掘文物的时代价值,推出更多导向正确、内容优质、形式新颖、传播效果突出的文博全媒体作品,提升文化遗产影响力,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以及家庭教育、廉政教育向更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