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数字生态青年就业创业发展报告》显示,青年从业者中65%认为需要把握数字经济就业机会,48.6%的人认为数字就业是大势所趋。
■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近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基于微信生态研究完成《2023数字生态青年就业创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微信等数字生态衍生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收入机会,对创造就业机会、拓展就业范围、支持创新创业起到积极作用。
数字生态成为青年就业创业重要方向
从就业总量来看,《报告》发现,由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等构成的数字生态,在2022年的就业收入机会达到5017.3万个(包括正规就业、创业、自营劳动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也包括通过兼职活动或短暂劳动取酬),较上年增长8.6%。其中视频号衍生的就业收入机会达到1894万个,同比增长41.2%;小程序衍生的就业收入机会达到1163万个,同比增长38.5%。从就业群体分析,数字生态正成为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方向。《报告》的相关数据显示,在微信数字生态的从业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人的就业比例较高,总体在56.8%左右,其中小程序开发者中青年占比达到73.4%。进入微信生态就业的青年人员既有以往已经就业创业的人员,也有在校生群体,还有失业人员、农民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青年就业人员的在专业背景上,理科类占比最高(28.7%),文史类、经管类、工科类等专业也有较高比重,占比分别为18.1%、17.2%和16.0%。另外,这类就业青年的兼职兼业情况更加普遍,收入更为多元化,不仅包括传统经营性、工资性收入,还有广告收入,以及流量变现和打赏收入等,数字生态大大拓展了青年劳动者的收入渠道。
数字生态就业方式获得青年认可
同样,数字生态就业方式获得很多从业青年的认可。《报告》显示,青年从业者中65%的人认为数字经济发展充满机遇,他们需要把握这一新的就业机会,48.6%的人认为数字就业是大势所趋、是未来主流。数字生态上六成半兼职从业者有转为全职的打算,其中一成半表示一定会转为全职;对于愿意从事当前微信平台上工作的时间,29%的人表示愿意将其作为终身职业,还有10.8%的人认为至少从事5年以上。
在数字生态中,青年人对技能培训的需求方向也在产生变化。《报告》指出,对于从业人员而言,除了职业相关专业技能(60.3%)外,创新想法和创意(67.2%)尤为重要,微信平台相关规则规范(62.5%)、基本的电脑手机使用和网络知识(60.8%)、数字化工具使用技能(45.4%)等数字知识技能的需求度也较高。随着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求职者转型为“数字工匠”。
对于如何促进数字生态中青年更高质量就业问题,《报告》给出建议,一是发挥数字优势,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二是适应数字转型,加大数字技能人才培养;三是加强新职业开发,完善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四是规范劳动用工,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五是优化就业服务,提升数字就业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