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热线 PDF版下载

栏目: 法律讲堂

版面: 热线

父母离婚时,最好可以一并对民事行为能力有瑕疵的成年子女抚养费进行处理

子女成年却无民事行为能力,父母离婚时能主张抚养费吗?


    ■ 桂芳芳 覃炜垸

    父母对子女的法定抚养义务通常以成年为限,但现实总有特殊情况,迈过18周岁的大门,并不意味着孩子必然能够独立生活。父母离婚时,成年子女民事行为能力有瑕疵,父母离婚时能要求法院一起判决抚养费吗?

    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中,明确“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包括两种情形:1.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2.丧失、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换言之,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无条件的,而对于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有条件的。

    司法实践                            

    父母离婚时,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子女,能一并对其抚养费问题进行处理吗?我们检索的代表性案例摘录如下:

    1.司法鉴定成年子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离婚诉讼中法院支持抚养费主张。

    案例一:离婚诉讼时,婚生女已成年,且经司法鉴定患有精神分裂症,目前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法独立生活。法院认为父母应抚养婚生女,婚生女随母亲生活,父亲支付婚生女抚养费。

    2.父母双方均确认患精神分裂症的女儿属于限制行为能力,离婚诉讼中法院支持抚养费主张。

    案例二:离婚诉讼中,婚生女已成年。双方均确认,婚生女确诊精神分裂症,至今未治愈,且男方愿意每月支付婚生女1000元抚养费。法院认为,鉴于双方均确认婚生女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故裁判婚生女随女方生活,男方每月支付1000元抚养费。

    3.精神残疾证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证据,离婚诉讼中法院未支持抚养费主张。

    案例三:离婚诉讼中,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已23岁,患有三级精神残疾。但是法院认为三级精神残疾并不能直接证明婚生子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因此未支持抚养费主张。

    律师建议                            

    父母离婚时,最好可以一并对民事行为能力有瑕疵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进行处理。建议双方可以协商孩子的抚养和费用承担,如从孩子日常生活、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等方面加以考虑。

    如果无法协商解决,建议在离婚诉讼中要求法院来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需要就孩子的行为能力准备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无、限制行为能力人,或者在诉讼中申请就行为能力进行司法鉴定,否则法院一般不会一并处理抚养费问题。

    当然,离婚时法院没有一并处理,离婚后可以另案主张。法律上,父母子女关系不受父母婚姻影响,成年子女行为能力出现瑕疵的,父母的法定抚养义务可能发生延续。因此,若离婚时成年子女行为能力瑕疵的相关证据尚不充分,或因故无法在离婚诉讼中处理的,也可以另行就抚养费问题提起诉讼,保护子女的合法权益。

    婚姻危机遇上成年子女的行为能力瑕疵,难免消耗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法律武器仍然至关重要,不仅捍卫自己的合法利益,也可以给子女更妥善的照顾。

    (作者系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律师)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