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女书是在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妇女中传承的,以妇女所专用的一种记录当地方言的特殊表音文字体系为内核的社会文化现象。女字、女书、女歌、女红及其传承的民俗活动共同构成了女书这一独特的文化空间。江永女书先后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湖南省十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吉尼斯世界纪录和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解读女书》对女书原生态作品进行归纳解读,从多维度、多视角探索女书的文化本源,揭示女书的社会意涵。
■ 王凤华
女书流传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妇女中,靠母传女、老传少,一代代传下来。女书不仅是人类唯一的性别特征鲜明的文字,还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世界性古老文字,堪称世界文化瑰宝。
女书作为一种自成体系的性别文字,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被中南民族学院“女书调查组”发现至今40多年。女书研究在诸多学科领域备受关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解读女书》就是其中之一。其编著者骆晓戈是著名女性学学者、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工商大学二级教授、湖南女子学院特聘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骆晓戈开始从事女书研究,相继出版了《女书与楚地妇女》《潇水流域的江永女书》《性别的追问》《解读女书》等学术著作。
《解读女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江永女书·本土记忆”,收录了骆晓戈二十余年来积累和收集的田野笔记、女书民谣和女书作品;第二部分为“江永女书·文本赏析”,包括四篇独立成篇的论文;附录部分有手抄女书与汉语对照影印件、已出版的《永明女书》节选和手抄三朝书选编影印件;不仅如此,骆晓戈和团队还为部分女书民谣和女书作品拍摄了原汁原味的女书吟诵,制成二维码供读者扫描品析。
女书的文化本源与社会意涵
《解读女书》从多维度、多视角来探索女书的文化本源,揭示女书的社会意涵。书中首先指出,女书文化的传承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性别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念,发掘中国文化中内含的妇女文化正能量,有利于今天男女平等的新型社会中妇女创造力的发挥和能力建设,从而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进步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各种形式的文化遗产都应作为人类经历与期望的见证而得到保护、开发、利用并代代相传,以支持各种创作和文化之间的真正对话。为了实现这一美好愿景,骆晓戈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江永女书的规范传播,反复强调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泥沙俱下的、精华与糟粕同在,如何在倡导平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对江永女书进行甄别、挑选和鉴定,如何去伪存真、规范管理就成为传承和保护江永女书的必修课程。
书中还提出,江永女书是湖湘文化中先进性别观的瑰宝。作者指出:江永女书的最宝贵之处是以女性群体为写作主体、传承女性经验、大大打破男权文化下女性的失语和沉默。她认为透过女书作品可以看到,女书写作者和传承使用者是一群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儒家“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束缚而又个性张扬的“君子女”,她们通过女书写作表达强烈的“只怨朝廷制错礼”的思想和对男女平等的渴望,她们鄙视功名富贵、热衷表达自我和情感交流。女书,这种极具勇气和突破性的书写颠覆了中国古代女性柔顺卑微的形象。在骆晓戈看来,女书中的本土女性主义精神和近代的红色湘女精神几乎是一脉相承的。如秋瑾、唐群英、葛健豪在曾国藩家荷叶镇创办女子诗社,如近代的湘潭女子结拜诗社等,这种女子抱团进行自我表达的做法在湖南处处可见。“因为湖南既文化深厚,又远离儒教中心,从而催生出这种女性主义。”骆晓戈说,女书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湘女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古老的女书获得了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女书文化的主体与本土记忆
书中还强调了江永女性在女书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女书写作的主体是中国江永潇水流域的乡村妇女群体,她们用独特的性别文字创作女书,写作妇女自传体文本,用当地方言吟诵。女书既是一种妇女写作,也是一种民间文学。女子、女书、女歌、女红及其传承的民俗活动共同构成了女书这一独特的文化空间。作者进一步指出,女书作为妇女自传的书写,很多发自妇女对结拜姐妹的喜爱,这种社会网络支持着江永女书发展,追求共同的理想和信仰是江永女书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同时,江永女书拥有独特的妇女传播群体,江永女子通过姐妹抱团,传承文化、技术,使得妇女获得了婚姻之外的身份,在这个身份里,她既有“女君子”的体面,又有情感宣泄的窗口,不少作品更暗中颠覆了儒家乡土宗法社会规范所谓“男主女从”的性别身份及社会等级关系。可以说,女书应该是本土文化下诞生出的“女权”先驱。女书文化可以增强女性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女性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该著作力求保持江永女书的整体风貌,对女书原生态作品进行归纳解读,以期为女书研究与传播提供帮助,并指导江永女书的课堂教学。“江永女书·本土记忆”从乡土·女书村落、乡亲·女书人物、乡音·方言吟诵、乡情·女书选编四个方面对作者多年来的田野笔记、访谈记录、女书民谣和女书作品进行了整理,倾注了编著者、女书传人及相关女书研究者的智慧和情感,也反映出女书流传地江永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风民俗,就像是女书文化的一个活态博物馆。
《解读女书》是为了传承和保护女书的本土记忆。在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NGO论坛,骆晓戈作了题为“从楚文化看妇女”的发言,着重介绍了江永女书。在她看来,当地妇女在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中,通过咏叹、唱和抒发情感,通过针线交流绣品,追求真善美,企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人生境界,从而高扬姐妹情义,突破男权统治的樊篱。江永女书是一种中国湖南民间妇女的群体诗歌书写,而在女性学背景下对女书进行中国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正是她持之以恒的文学与女性学的追求。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