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新女学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品鉴坊

版面: 新女学周刊

在新历史地平线上创建“人类共同精神”家园

——《到中国去》读与思


    阅读提示

    方丽娜,生于20世纪60年代,祖籍河南,现定居奥地利维也纳,著有散文集《远方有诗意》《蓝色乡愁》等。《到中国去》是其第一部“非虚构”新历史小说。小说以一个个瞬间记忆片段,多维展现来自世界各国的知识青年群体。他们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为家国民族、人类和平而战斗,和延安青年一同置身于革命的大熔炉淬炼青春,并建立起深厚友谊,成长为自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战士。小说命名为“到中国去”,意旨在于重拾中西方古老文化传统原初本质的相通性,启示“人类是一个大家庭”。

    ■ 王红旗

    《到中国去》是奥地利华文女作家方丽娜的第一部“非虚构”新历史小说,首发于《作品》2023年第6期。她历时十年孕育,以理性反思与层进探掘的“心灵考古”,通过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文献资料的爬梳,撕开中国百年历史深处的皱褶,“重述”人类文明记忆的世界性创痛。当德日意法西斯称霸世界的极权主义野心,将全球卷入战争的血海汪洋,激起各国爱好和平人士的决绝抵抗之时,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正义新生力量与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野蛮暴力,展开了殊死的博弈与较量。

    小说的“叙事者”将自我生命感悟与身份角色转换,以一个个瞬间记忆片段,多维展现来自世界各国的知识青年群体。他们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为家国民族、人类和平而战斗,和延安青年一同置身于革命的大熔炉淬炼青春,并建立起深厚友谊、发生着真诚爱情,成长为自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战士。小说背景庞杂沉重而宏阔,牵动世界数国局部战场,人物命运随战争风云而生死激荡,结构纵横开阖而缜密井然。小说不仅把被历史尘埃遮蔽的存在真实,诗化为个体精神生命成长觉醒的微观叙事,而且在东西方时空切换的强烈对比中,更彰显其微言大义的历史意识与人类立场的审美张力,对新全球化时代创建和平发展、多元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史鉴意义。

    奥地利犹太人医生罗森与理查德的形象塑造

    小说塑造了一批因战争改变生命轨迹的国际知识青年,他们从奥地利、英、法、美、俄、德、波兰、加拿大、印度、日本、朝鲜、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来到中国,有的甚至是“失国失家”者。他们携带着不同的文化信念、专业技能奔赴中国战地前沿,进入革命圣地延安。虽然身份不同、职业各异,他们却为着共同理想而无畏奉献,竞相参与中华民族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浴血奋战,诠释人类对和平的内心渴望,见证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中华民族精神。其自我获得救赎,灵魂得以新生。

    小说塑造的两位核心人物形象为奥地利犹太人医生罗森与理查德,他们从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死人堆里爬出来,仍遭遇纳粹追杀而逃亡到中国上海。但是,德国依赖日本在远东借尸还魂,对上海的犹太人实施灭绝人性的“最后解决方案”。罗森在反法西斯德国记者汉斯的家里,由新四军卫生部部长沈其震引荐,加入了盐城的新四军,由陈毅司令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矢志不渝跟随共产党的军队,救死扶伤、南征北战,由苏北到山东,而后转战于“东北小延安”佳木斯,被任命为东北第一纵队卫生部部长。他是唯一一个同时参加了新四军、八路军和东北野战军,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队伍里担任实际职务最高的国际知名人士。

    理查德从上海到了“谍都”天津,参加了苏联驻中国情报站,到北京执行任务期间找到地下党黄牛,为送医疗器械、药品和无线电配件而奔赴延安,其间跟随聂荣臻司令,投身于山西五台山“白求恩流动医疗队”。到延安后,毛主席夫妇亲自探望,还邀请他在柳树店中国医科大学担任教员,并且经组织牵线搭桥,在枣园华尔兹舞会上和红军卫生员君珠相识相爱。特别是在一场大轰炸后,目睹掩埋一具具延安年轻人遗体的场景,让这位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秘密加入奥地利共产党的犹太青年医生,瞬间滋生出一种生命的紧迫感和社会的责任感。为了减少伤员的死亡率,他果断采取“土法粗制”提取青霉素,经过55次艰难实验而获得成功,拯救了无数个战士的生命。理查德与君珠亦一步步走进婚姻殿堂,在宝塔山下的窑洞里举办了“别样”的婚礼,婚后还生下了一个儿子。

    国际友人眼中别样的延安:人类诗意栖居地

    更值得深思的是,小说绘塑出国际友人眼中别样的延安。这里是他们心中红星照耀的中国,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精神圣地。小说精致的细节和对人物的精神心理分析,堪称深刻而精彩。如在天津保卫战之后,罗森与理查德再次面临身份归属时,小说以“一封信件”“一封电报”为线索,自然袒露两个人内心的矛盾纠结,淋漓尽致地表达他们的不同选择与殊途同归。虽然理查德表面看来似悬而未决,但是他随命运辗转从北平地下党,到晋察冀的八路军战士,在延安娶妻生子,当他从天津返回营地时却找不到妻子和孩子,在焦急痛苦中读完妻子信上留下的具体地址而瞬间释然,就已证明了一切。几经辗转,理查德最终在这块自己战斗过的精神沃土上落地生根。抗美援朝之际,他作为志愿军的医疗顾问和野战军医生,再次奔赴朝鲜战场。

    罗森回到自己的出生地维也纳,母亲惨遭纳粹荼毒,家已不复存在。他一心想“带着妻子回到中国”,却因得不到中方签证许可而回到祖先圣城耶路撒冷,当弟弟举着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东德大使馆”签证的电报,赶到耶路撒冷,就在一步之遥间,他却被中东战争的弹片击中“眉骨”而死亡。弥留之际,罗森“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遥想那个国度,那色彩,那气味,那人情世故,即使多灾多难,却温暖过他的身心。闭上眼的同时,他的灵魂已漂洋过海,远行到东方”。他漂泊的灵魂终于回到第二故乡——中国,得以安息。

    尤其,当理查德骑在毛驴上惊叹,逐层升高的黄土高坡,光秃嶙峋的山头,既开阔,又空蒙,有一种罕见的超现实色彩。英国无线电专家林迈可教授对他说,你看像不像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笔下的一副构图?理查德条件反射般回想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意识到这些黄土“是由中亚细亚的大风从蒙古高原吹来的,继而造成了眼前稀奇古怪的景象,犹如风神捏就的另一个世界”。这段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举目对话,简短遥想,道出中国“黄色”文明与西方“蓝色”文明亘古存在着共同性的精神根基——人类精神大同本原存在的一致性,远远大于差异性的朴素哲理。当理查德看到举着刺刀枪列队操练的战士,峰峦叠嶂之间,一道坚固的城墙由谷底直延伸到山顶,在群峰之巅上那座神往已久的七层宝塔,千里跋涉数次遇险的艰难疲惫已杳无踪影。中国延安之所以能够凝聚世界多国爱好和平的青年志士,在于其精神结构的内在生机。

    小说别出心裁,以一场“枣园的华尔兹”露天舞会,描绘出战争环境下一片“人类诗意栖息地”。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记者、年轻的鲁艺学员与众位领袖纷纷出场,年轻女性排着队跟毛泽东跳舞,美国医生马海德更是舞场上的名人。奥地利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中国胡琴、美国提琴、苏格兰口琴、朝鲜的曼陀铃,以及塞北的班卓琴与陕北的秧歌舞,汇成雅俗共赏的神韵旋律,鸣奏出“天人合一”的精神交响曲。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和斯诺在舞会散场后,品尝着陕北菜,调侃着朱德、周恩来、贺龙、毛泽东的有趣舞姿……

    更值得深思的是,在宝塔山下那一场理查德和君珠“窑洞花烛夜”的婚礼仪式上,聂荣臻主动作证婚人,红军大书法家舒同挥毫写下“万里良缘,圣地花烛”“白头永偕,桂馥兰馨”的新婚贺词,新西兰人路易·艾黎、朝鲜音乐家郑律成和妻子丁雪松前来贺喜,柔曼的华尔兹舞曲更把婚礼推向高潮。那时的延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平等民主、亲和友善,充满传统与现代生活的纯朴诗意,是一个超越血缘、民族与国界,荡漾着人类之爱的国际大家庭,其寓意乃是“青春中国”的精神现实与未来的象征。

    方丽娜以新历史小说的个体生命体验复调叙事,怀着对“母国乡土”与“第二故乡”的深情眷恋,站在新全球化时代的现实“奇点”,沟通整个人类文明历史,用文化情感纽带的深远连结,“重述”历史而昭示未来。小说命名为“到中国去”,意旨在于重拾中西方古老文化传统原初本质的相通性,启示“人类是一个大家庭”,预言实现“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可能性。如果从方丽娜以往的中短篇小说而言,《到中国去》不仅是其在创作观念、艺术表达方面的双重超越,而且在新的历史地平线上,创建起一个“人类共同精神”家园,必将会在世界华文文学史上产生重要价值。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