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章梅芳(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董玉琛(1926—201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作物种质资源学家。
1926年6月,董玉琛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邢家南镇季朗村的一个普通家庭。1944年,董玉琛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45年9月,董玉琛转入农学院农艺系。同年12月,在何钊和李龙的介绍下,董玉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内战爆发。董玉琛主动要求前往解放区,一行人克服艰难险阻抵达张家口解放区。后因战争需要,解放军准备撤离。由于董玉琛尚未暴露,组织上安排她返京。
董玉琛回到北京后,由于没有参加北京大学的期末考试,因此失去了学籍,只得赋闲家中,心情抑郁。就在此时,组织告知她可以报考河北省立农学院。董玉琛在后来的回忆中曾描述此事:“这个学校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冬恢复招生的。我以为自己以后就要以革命为职业了,只要有个接近群众的身份就好,尽管我在北大已读完二年级,还是愉快地考入了河北农学院一年级。”“愉快”二字足以说明董玉琛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科研的热爱。
1950年6月,董玉琛在河北省立农学院获学士学位,同年8月进入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任技术员。数载求学,董玉琛掌握了坚实的农学知识,为日后在农学道路上深耕不辍夯实了专业基础。1954年,由于工作突出,董玉琛被派往苏联南部的哈尔科夫农学院留学。1959 年获农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得知国内需要开展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受工作单位委派,她赴全苏植物栽培学研究所自费进修。苏联的留学经历,极大地拓展了董玉琛的视野,同时也使她意识到作物种质资源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1959年5月,董玉琛学成归国,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担任原始材料室副主任。她提出将“原始材料”改为“品种资源”,此后又明确了中国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任务及工作细则,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工作拓荒。随后,她先后主持全国冬小麦品种生态型鉴定联合试验课题及国外小麦品种系统观察、整理和研究系列项目。1965年,董玉琛在西北春麦区北部进行麦类品种资源调查,同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综合基点点长,负责筹建西北工作站。董玉琛的开拓研究对我国小麦育种和品种资源的后续研究起到了相当大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1978年,董玉琛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副所长,主持制定了全国作物种质资源繁种入库的技术路线,完成了30余万份作物种质资源的编目、繁种和入库,首次系统阐明了作物种质资源的含义、工作内容和程序等,并构建了作物种质资源的工作体系,为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82年,56岁的董玉琛带队远赴新疆参加八一农学院组织的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考察,证实新疆是世界小麦近缘植物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还发现了国内尚无报道的小麦属11个变种,其中黑长芒、穗分枝的波兰小麦和“新疆小麦”亚种的3个变种为世界上首次报道。1988年,她主编的《中国小麦遗传资源目录(1976—1986)》出版。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致力于作物品种资源发展战略研究,承担了“小麦族资源研究入库”等国家级攻关项目。
1999年,董玉琛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尽管已年逾古稀,她依然抱有强烈的科研热情,积极推进多项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研究项目。2004年,她作为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项目的获奖代表,出席全国科技大会。
2011年9月26日,董玉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董玉琛一生以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事业为追求,从未想过放弃。她曾坦言:“为作物种质资源学科献身是我的历史责任,也是我最大的快乐。”董玉琛在科研上勤奋进取、勇于创新;为学科发展开疆拓土,指明方向;同时还言传身教,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为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