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什刹海·美文 PDF版下载

栏目:朝花夕拾

版面: 什刹海·美文

拾荷入馔


    打开荷叶的一瞬间,荷香四溢,露出酱色的糯米五花肉片,落箸入口,鲜香肥糯、入口即化,颇有一番“过雨荷花满院香”的诗趣。

    ■ 申功晶

    江南入暑,屋里溽热难耐,信步踱至隔壁公园,池塘里的“荷事”已然胜极到难管难收的地步,近观荷叶肥硕碧绿,高高擎出水面,中央的花骨朵儿开得娇艳,多为粉色,故书中多以美人喻之。可在美食家李渔眼中,“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才是荷最大的好处。也就是说,莲荷是夏日里最可口的消暑佳品,江南人把它们做成一道道时令美馔,食之令人口齿芬芳。

    众所周知,苏州人一年四季要吃“四块肉”,春吃酱汁肉、夏有荷叶粉蒸肉、秋食扣肉、冬品酱方肉。在上蒸下煮的酷暑,若不吃上一回荷叶粉蒸肉,可真有点辜负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盛境。

    旧时,我祖父在老宅正厅台阶旁的水缸里种植莲荷。一入夏,但凡家里有人想吃粉蒸肉了,便从缸里折几片荷叶,将五花肉切片,用黄酒、花椒腌制,裹上一层碎米粉,用荷叶裹起,放入笼屉蒸煮,此时,五花肉吸收荷叶清香,荷叶不仅吸噬过剩的油脂,更是牢牢锁住水分。打开荷叶的一瞬间,荷香四溢,露出酱色的糯米五花肉片,落箸入口,鲜香肥糯、入口即化,颇有一番“过雨荷花满院香”的诗趣。荷叶除了包肉,还能包鸡、鸭、鱼、虾。在《射雕英雄传》剧中,黄蓉随手整了一只叫花鸡,闻到香味的洪七公犯了馋瘾,哈喇子直淌,他接过叫花鸡,吃了个“风卷残云”,忍不住一个劲夸这是人间至味。能让尝遍天下美食的洪七公心心念念的叫花鸡,其实是江浙一带传统名菜。叫花鸡,顾名思义就是叫花子吃的鸡,相传旧时,叫花子偶得一鸡,在既无炊具又无调料的窘境下,他将宰杀的鸡去除内脏,摘几片新鲜的西湖荷叶裹鸡,外层用黄泥糊严,堆些枯枝败叶点火煨烤,烤到泥巴干透,用力摔地上,鸡毛随泥壳脱落,入口酥烂肥嫩,还带着一股淡淡荷香。

    虾仁是苏杭一带老百姓常吃的家常菜,众所周知的是,杭州有龙井虾仁,苏州有碧螺虾仁。鲜为人知的是,在夏令时节,有一道荷叶虾仁,即将虾仁包在荷叶里,小火慢慢焖,荷叶之清香渗入虾仁里,虾仁之鲜香散落在荷叶上,上桌之际,粉莹莹的虾仁底下垫着一张碧生生的荷叶,应时应景,煞是好看,颇有一番“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的意境,故又得名“芙蓉花开”。

    我小时候,家附近有个荷花池塘,每逢盛夏,白荷花微开时,父亲就去摘下中层最嫩的花瓣,清洗干净,在鸡蛋、面粉糊中一拖,挂浆后,放油锅用小火慢炸,直至金黄色捞出,摆盘时可根据口味,撒上白糖或椒盐,一盘“炸荷花”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更是齿颊生香。

    其实,父亲这一手“油炸荷花”绝活来自祖父的真传。很多年前,祖父拖儿带女,下放到江苏北部一个贫穷乡村。住的是泥墙草顶的简易茅棚,吃的是清汤寡水的粗茶淡饭,过惯了精致生活的老少爷们儿哪里吃过这等苦头。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为了改善一下伙食,给儿女们开开胃、解解馋,祖父绞尽脑汁。苏北湖泊众多、水网密布,祖父看到河塘里的荷花,顿然有了主意,他采摘了几朵大荷花,提着竹篮去村民家收购土鸡蛋,村民也乐得将平日里舍不得吃、积攒下来的鸡蛋,换取一点额外的收入贴补家用。去集上买了两斤面粉,回到家里,曾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祖父居然亲自动手打鸡蛋、挂面糊、炸荷花。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吃上一顿炸荷花成了一家子在农村最奢侈幸福的事情了。毋庸置疑,祖父在最得意和最艰涩的年代,都是从容淡定的,他身体力行“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也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一边做美食改善家里人的伙食,一边又敦促子女们背英语单词和《古文观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诚然,苦难来自外界,但坚强却是骨子里的。它是一种长在血脉中的风骨与傲气,关乎一个人的尊严,坚强和拼搏。就算命运让他们失去了名利财富做背景,他们依然可以靠这些内在的东西,重新改写命运,赢回尊重。高考恢复后,他的一儿一女,不负厚望,皆被国内一流学府录取。

    荷花可炸来吃,荷叶可熬汤喝。在《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薛姨妈来探视正在养伤的贾宝玉,王夫人问宝玉想吃什么。宝玉笑道:“也倒不想什么吃。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宝玉心心念念的“小荷叶儿小莲蓬儿汤”,听起来简单,做起来比较“磨牙”。首先,要找出模具,管金银器皿的把四副汤模子送来,“原来是个小匣子,里面装着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得十分精巧”。连出身“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主母初见此物也“不认得是做什么用的”。这模具是用来印刻面片儿,然后用现摘的新鲜荷叶儿和现杀的母鸡熬成一锅汤,再将印成莲蓬、菊花、梅花等形状的面片儿丢入汤内煮熟。也难怪荣国府管家王熙凤说这道汤“是旧年备膳时留下的”,原是做给皇帝吃的。贾府上下如此奢侈无度,也难怪“忽喇喇似大厦将倾,昏惨惨似灯油将尽”。

    “彼泽之波,有蒲与荷。有美之人,伤加之何?”《诗经》把荷花比成美人,在杭州,做成荷花形状的荷花酥更成了国潮点心界的颜值天花板。清宫剧《延禧攻略》中,裕太妃为了给儿子弘昼求情,煞费心思做了一款颜值与口感并存的宫廷点心——荷花酥“孝敬”乾隆。荷花酥因剧火了一把。几年前,我去西湖避暑住在一家民宿,主人捧出龙井、荷花酥招待宾客,它的外形酷似一朵含苞未放的荷花,精致得让人不忍下嘴。每层酥皮纹理清晰,酥脆清甜。在杭州,荷花酥最能考核一个家庭主妇的厨艺,最早的荷花酥用面粉揉成面皮掺和上猪油、蜂蜜,后来,又加入椰子、藕粉、莲蓉、莲子等物什,莲子本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试想一下,炎炎夏日,一边游湖赏荷,一边吃着与荷花相映成趣的荷花酥,岂非应景得很。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