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时尚 PDF版下载

版面: 爱生活·时尚

在自家的菜园,种植小时候的味道


    ■ 吴明慧

    人到中年,特别向往田园生活:有块自己的小菜园,种喜欢的菜,享受从田间到舌尖的新鲜本味,日子过得简单又自在。

    这种浓郁的田园情结与儿时的生活环境有关。小时候,也和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所写的一样,屋后是祖父的花园兼菜园,更是儿时的乐园。那里种着各种蔬菜。记忆最深的,是祖父的黄瓜架,曾经在七夕那晚蹲在下面偷听牛郎织女说话……

    当然,最美好的记忆是偷吃黄瓜。也学着祖父的吃法——才结出的鲜嫩黄瓜在水龙头下简单冲洗,切成薄片,撒盐、拌油。碧玉般的色泽,黄瓜清香的本味,油油绿绿的汁液在口腔里回旋起舞……那种香气至今想来都是人间美味。

    可是,自从搬离了老家,离开了那个菜园子,再也没有吃到过那样纯粹正宗的黄瓜。即便超市菜场一年四季都可以买到黄瓜,总使人无端地怀念过去:黄瓜有黄瓜味,西红柿有西红柿味,茄子有茄子味……放学回家刚打开房门,母亲灶上蒸的一锅白米饭的香气扑面而来,菜还没有端上桌,空口就能吃下半碗白米饭。

    离开故乡,在上海蛰居了近20年之后,终于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处小菜园,过上了中年人梦想已久的“归田园居”。尤其是这些年的夏天,换着花样在园子里种菜,小小实现了一把蔬菜自由。

    自从有了这块小菜园,日子就像挥舞着魔法棒,总能给我带来欢乐和惊喜。最先在园子里尝试种的菜,也是我最怀念的童年味道:黄瓜。此后几乎每年夏天,局促的菜园必须留下足够的空间给黄瓜架。守着黄瓜秧爬藤,开花,忙着用小号的毛笔给母花授粉。然后便是日日守候,盼着小乳瓜渐渐长大。每摘下一条黄瓜,就在准备好的明信片上画“正”字。

    有一年夏天,收获了50多条黄瓜。而明信片的另一端“正”字,给了白兰花:也是那一年夏天,开了200余朵白兰花。

    除了黄瓜,还种过豇豆、茄子、扁豆——扁豆开出的小紫花可好看了;西红柿和辣椒也和黄瓜一样,年年夏天必不可少。从埋下一颗种子开始,用心呵护照料,耐心浇水松土除虫,终于破土而出的那份惊喜,像一道光照亮了寻常日子。

    于食物而言,各种山珍海味珍馐肴馔尝遍,终于发现,心底最想念的味道,竟然是童年夏天餐桌上清清淡淡的白米饭、酱香茄子、盐渍鲜乳瓜、西红柿蛋花汤……

    现在适逢暑假,作为老师放假在家的我,每日做饭时最愉快的差使就是:去摘一把儿小葱回来,油爆虾马上可以出锅了;摘两个辣椒回来,炒酱香茄子。或者是,韭菜可以吃了,晚上做韭菜盒子吧;蒜苗再过几天就长好了,新蒜尝试着做糖蒜怎么样……

    无论岁月怎样疾驰呼啸,有人愿意和你一起守着一片园子,像呵护植物那样呵护日子,然后一起慢慢变老……这种日子过得简单自在。感谢那块小小的菜园,它让我在平淡生活中,使心灵远离尘俗,品味悠闲,回归田园。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