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安置点上的妇女儿童之家响起生日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7月29日以来,北京市房山区连降暴雨,雨情、灾情不断发生,房山区妇联高度重视,时刻关注汛情发展,积极做好恶劣天气应对、防汛救灾等各项工作,充分彰显妇联人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被转移到另一个村子,待了一天之后,那个村子也被淹了,我们就被武警战士们用冲锋舟转移了出来。这几天在这里挺好,能洗澡,生活也被照顾得不错。”8月6日下午,在丰台区的燕保南苑家园,来自房山区琉璃河镇路村的刘女士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当天,在燕保南苑家园,刘女士还抱着孩子参加了一场特殊的生日会。她告诉记者:路村是房山区地势最低点,现在仍不能回去,还积着水。

    在这个安置点的B1区某房间,宽敞的屋子里,几十个孩子正在玩着各种积木,房山区妇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8月出生的孩子们一会儿还要过集体生日。

    8月6日,房山团区委在区体育馆、丰台南苑家园临时安置点为受灾群众提供服务保障,并联合房山区妇联、丰台团区委建立“红领巾成长营”“妇女儿童中心”,协调丰台团区委安排5名志愿者为大家开展疏导工作,精准服务、关爱“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以青少年为重点,摸清青少年需求,开展团扇制作等活动。当日,安置点的孩子们度过了一个难忘且有意义的生日。

    汛情发生后,房山区妇联呼吁广大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广大妇女要做好防灾自救、邻里互助等工作,并持续跟进宣传报道天气预警信息、一线抢险救灾进度、卫生保健知识等,时刻关注汛情发展,组织动员广大妇联干部、妇联执委投身防汛工作。对于受灾转移出来的群众,区妇联班子第一时间到丰台南苑安置点,慰问看望受灾妇女儿童,在安置点建立妇女儿童之家,并送去卫生巾、家庭应急包以及地垫、蹦床、积木等物品,用心用情做好安置点妇女儿童服务保障工作。

    妇联干部主动担当作为。一把手24小时在岗备勤。机关3部1室1中心,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做好宣传发动、救灾物资协调、特殊群体关注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房山区妇联第一时间对所属事业单位房山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办公房屋开展安全检查,对汛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督促中心做好24小时执勤执守,建立应急处置方案,确保不出问题。

    在市、区妇联组织的协同联动下,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募集的1000罐奶粉、2台商务净饮机、100余箱妇女儿童卫生用品、纸尿裤,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募集的1000箱方便食品等,解决了受灾严重地区的妇女儿童的部分物资需求。

    特殊群体是妇联人的牵挂,房山区妇联第一时间摸排受灾的妇女儿童群体情况,特别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需求,同时对全区妇女创新创业基地受灾情况进行摸排,针对有需求的妇女儿童及“妇字号”基地分别建立帮扶台账,制定帮扶措施,用情用力解决妇女儿童实际困难。

    房山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焦迎彦表示,下一步,区妇联将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关注抢险救灾、灾后恢复工作,宣传发动广大妇女参与灾后重建工作,时刻紧盯区内妇女儿童的特殊需求,开展紧急救助、心理辅导等关心关爱工作,真正搭建好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当好党开展妇女工作最可靠、最得力的助手,当好妇女群众的贴心“娘家人”。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