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权益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法律讲堂

版面: 权益周刊

违法分子盯上老年机

别让老人沦为信息时代的“韭菜”


    ■ 孔德淇

    谁能想到原本只有接打电话等基础功能的老年机,竟被违法分子盯上了?不久前,四川攀枝花的张先生发现,家中的老年机无缘无故产生了不少“手机报”“平安天气”“开机提醒”等小额增值收费业务,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调查后,竟查出一起超千万部老年机被植入木马病毒,通过“短信吸血”非法牟利上亿元的特大案件。

    根据警方公布的内容,全国范围内竟有1400余万部老年机受到木马病毒控制,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用户信息并开通各种增值服务,令老年用户蒙受经济损失。目前警方专案组已破获4个犯罪团伙,冻结、扣押涉案资金6000余万元、车辆4台、房产1套。

    1400万部老年机被控制,涉案金额近亿元。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够得逞,与老年手机生产者多数为小公司有关。在智能手机盛行的今天,只具备通话和短信功能的老年机利润率较低,知名大公司几乎不再涉足,市场份额往往被一些小公司占据。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商家与不法生产商暗中勾结,将木马病毒嵌入手机主板,甚至公然表示可定制手机并留下管理“后门”。这种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灰色产业链令人发指,其侵入网络信息系统、传播计算机病毒,已然不是打擦边球,而是赤裸裸的犯罪行为。

    此外,老年机市场本身存在诸多乱象,为木马植入打开了方便之门。2023年6月9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12家受检单位的18批次老年手机产品进行了抽查,发现有11批次的产品不合格;同年4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海地区的老年手机市场开展调查,不合格率高达65%,存在缺乏及时系统更新和漏洞修复等潜在问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使用体验和信息安全。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许多老年人对智能化设备感到陌生,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功能手机。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老年人仍然成为犯罪分子的“猎物”。而仅仅依靠老年人自我甄别和识破诈骗陷阱,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于公然欺骗老年人、植入手机木马的犯罪行为,绝不能姑息纵容。有关方面必须加大监管力度,迅速采取行动,彻底铲除这种坑老产业。

    为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建立一个安全手机市场,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明确,应扩大适老化终端产品供给,加强适老产品的设计、研发、检测和认证能力。这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人力,将老年人的需求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打造出更合适的产品。同时,加强对这些产品的质量检验,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标准。

    如何让老年人与信息化时代并驾齐驱,不再为手机使用而忧心忡忡,不再遭遇诈骗、木马植入和莫名扣款,是适老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全社会要共同发力,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便利、舒适的信息化环境,让他们在晚年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远离网络犯罪的威胁,真正实现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