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乐活 PDF版下载

栏目: 乐活新主张

版面: 乐活

找到小乐趣,终结生活之累


    相比起休闲,在工作中,人们其实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人的成长往往就在于不断地“拉伸”自己,让自己变得更立体,更包容,而非单一能力,单一价值观。而这种“拉伸”可以通过给自己设置一些小挑战从而创造一点小乐趣。不要让那些无关的烂事消耗你的能量。要知道,注意力是你最宝贵的资产。注意力塑造你,也被你塑造。

    ■ 高琳

    很多人在刚刚过去的假期都进行了各种放松:要么去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放松自己。要么大吃大喝,干脆在家躺平8天。结果呢?假期之后并不觉得自己轻松了,反而像是被生活榨干了。为什么人会越休息越累呢?最近我读了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的《心流》一书,其中一些观点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越休息越累”。

    累,不是匮乏而是不平衡

    作者这样定义“心流”:“心流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在心流状态中,意识会进入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读这本书也让我对于“累”有了一个新的理解。其实,“累”是能量的失衡,“心累”更是内在精神能量的失衡。你想,胡吃海塞、整天刷剧、睡大觉,的确能在短期内补充能量,带来满足感,但在假期里吃多了,上了班还得老老实实吃减肥餐;假期睡得再久,上了班还得定闹钟,老老实实起床赶地铁。所以,上班之后的疲惫,就是你在为这种不平衡买单。你得花时间,让自己进入、恢复到平衡状态,才能继续往前走。所以,更能让我们补充能量的反而是规律的生活。

    《心流》这本书里再次给出了解释:沉溺在享乐中,往往会感到疲惫、空虚、注意力涣散。而真正能让我们充能的东西,叫作“乐趣”。

    不累,需要找到真正的乐趣

    作者在书中解释了“享乐”(Pleasure)和“乐趣”(Joy)的区别。“享乐”可以为肉体充能,看电视、打游戏、睡懒觉、吃吃喝喝,都属于享乐。享乐并没有错,它是生活中重要的一环,但享乐本身并不能带来幸福。因为它并不能带来“心流”的体验。

    而“乐趣”则能为精神充电。一件事情能被叫作乐趣,要满足三个条件:1.这件事必须有一定的挑战性;2.这件事能带给你新鲜感;3.这件事能让你往前发展。这样一看,我们常见的乐趣其实很多。比如看书、做饭、锻炼、学习一项新技能、尝试任何竞技体育……

    我们在享受乐趣的时候,其实是在真实的挑战中,去专心致志做一件事,从而改善生活的品质。比如你花了一下午,看完一本好书,你通过不断地思考、整理,获得了一些新的认知。再比如,你用一个星期,终于学会用吉他弹一首歌,下次聚会时你就能给朋友露一手。

    我儿子的乐趣很奇葩,那就是擦皮鞋,他能花一下午时间,把全家人的鞋子都擦得锃光发亮。所以想要在生活中寻找乐趣,和休假不休假没关系。哪怕就是今天回家不点外卖,好好买菜,做一顿好吃的,也是一个制造小乐趣的机会。

    享乐只是满足肉体的需求,但它不能够带动内心的成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它不能增加“自我复杂性”。而人的成长往往就在于不断地“拉伸”自己,让自己变得更立体,更包容,而非单一能力,单一价值观。而这种“拉伸”可以通过给自己设置一些小挑战从而创造一点小乐趣。

    说白了,就是自己逗着自己玩。比如“十一”假期期间,我在阿那亚的山谷音乐厅参加了一个即兴诗朗诵的活动。其实我从来不是诗歌爱好者,但我就想要“拉伸”一下自己。当着全场小100多人的面,读一首我根本不懂的诗,还是有点挑战的。即便如此,我还是举手要来了话筒,站起来念了一首在我看来根本就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诗。但是,念完以后,我还是很开心。毕竟以一个极小的成本,又尝试了一件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而且,念完我好像有点儿明白诗歌的意义了。所以你看,这种小挑战带来的乐趣,根本不需要休长假,你随时随地都可以给自己制造。

    工作,可以带我们进入心流状态

    在《心流》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一个非常反常识的观点:相比起休闲,在工作中,人们其实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可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爱上班工作呢?那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没有找到乐趣,耗能远远大于充能。

    《心流》中提到三种耗能:一是缺乏变化与挑战;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冲突,尤其是与直属上司的矛盾;三是压力太大,太紧张,没有时间思考自己的事情或陪伴家人。

    对此作者给出两点建议,这两点若单独使用,都不可能使工作乐趣增加太多,但如果双管齐下,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最优体验。

    一是增加具挑战性的活动。相比起无所事事,一个竞争性的环境反而更容易激发人的斗志。政治学家埃德蒙·伯克曾写道:“跟我们角力的人能培养我们的胆识,磨砺我们的技巧。敌人就是我们的好帮手。”

    二是明确目标与即时回馈。为自己设置明确的目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快速反馈,会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实现目标上从而进入心流。

    一般而言,在工作的时候三心二意、瞻前顾后,总想着我做这事同事会怎么想?老板会不会觉得不妥?这种太以他人为中心,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的人,最容易产生精神内耗。

    一个人注意力分散,根本无法进入心流状态。而这种情况在很多女性身上特别常见,因为我们同理心强,特别在意别人的感受和想法。但如果你想在工作中更多进入你的心流状态,你需要拿出点别人爱咋地就咋地的劲头。毕竟,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你让什么信息进入你的脑子,就决定了你的生活体验。

    所以,不要让那些无关的烂事消耗你的能量。要知道,注意力是你最宝贵的资产。

    注意力塑造你,也被你塑造。

    最近,我看完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77岁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克劳迪娅·戈尔丁的书《事业还是家庭?女性追求平等的百年旅程》。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她对于事业的定义:“事业是人生的一个‘过程’或称‘进程’,必须持续一段时间。‘事业’一词不仅表示被雇用,它通常包括进步与坚持,涉及学习、成长、投资和获得回报。”

    有人曾经向弗洛伊德讨教幸福的秘诀,他的答案很简单:“工作与爱。”生活的品质主要由两大因素决定:我们如何体验工作以及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关系。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