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伊佳
2022年,我来到浙江省玉环市沙门镇桐林村担任村书记助理。第一天进村,就被从村民院子里越墙而出的三角梅吸引了。桐林村正在创建台州市及玉环市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几个月的密集走访和调研,我听到村民对村子变美后的赞叹。
如何实现从一桩盆景到全域全景、从漂漂亮亮到长长久久、从“村干部干、老百姓看”到全民共建共享,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三道难题。从聚焦“面子”到深入“里子”,不断提升全域环境;通过奖罚分明的模式,探索建立长效化的工作机制;引导党员先行,带动群众参与。我逐渐明晰了三条解题思路。
今年5月,我们启动了新一批美丽庭院和节点景观的打造。去年打造的第一批庭院位于村主干道两侧,而新一批庭院都在村庄内部,很大一部分是老房子。我接过了负责项目的任务后,首先便是排摸改造点位,与园艺公司、村民讨论改造方案。“我堆在自家院子里,为什么要搬?”“农村的人居环境永远搞不好,别浪费精力了!”“我这里犄角旮旯,平时经过的人也少,还是别弄了。”村民起初对庭院改造并不大欢迎。
“阿公,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吃得好用得好,环境也要好啊!”“阿婆,改造后这一块种菜,那一块堆柴火,好看又实用!”“大哥,院子干净了,你们天天看着也舒心呀!”一遍遍和村民解释沟通、监督施工现场、跟进项目进度,这个夏天,我几乎日日在巷子、庭院转。针对种菜、烧柴两大村民刚需,我们建设“一米菜园”,实现脚不粘泥的种菜自由;搭建树脂瓦棚,让柴火不怕雨淋还能堆放整整齐齐。村庄里里外外的颜值不断提升,村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变化。
项目即将完工之际,我开始构思村民庭院定期评比机制。“我爱我家”党员圆桌会、“桐林花开”三角梅赠花活动、除草志愿服务等活动陆续开展,同时,加强倾听党员的意见、建议,激发党员力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在制定试行的党员红色积分制度中,我设置了党员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加分项。前不久一位老党员主动清理了堆放在家门口数年的柴火、杂物,获得了3分的加分。
和刚下村时相比,我的皮肤黑了好多,体格也强健了不少。我学会站在村民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真诚融入建立信任,和他们的关系更亲密了;从面对村民对庭院改造不理解不支持的无奈,到一天内做通两户村民工作的喜悦,我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变强了;从发现问题、谋划思路到实践探索,再到应对新问题新挑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定力变强了。美丽乡村建设永不止步,基层工作学无止境,我会继续迎难而上,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
(作者系浙江省玉环市沙门镇桐林村村书记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