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新女学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学人关注

版面: 新女学周刊

重思照料:责任伦理还是爱的伦理?


    编者按 

    联合国大会于今年8月9日宣布通过(A/RES/77/317)决议,确认每年的10月29日为照料与扶助国际日。这个日子旨在引起人们对无偿照料劳动对妇女和女童造成的不成比例的负担的关注,并强调需要解决这些阻碍赋权妇女的结构性障碍,承认照料劳动的价值,认可照料从业者的工作不可或缺,并发展建立强有力、有韧性的照料经济。本文试从伦理的角度,以夫妇、亲子、代际之间的相互照料为考察对象,对家庭内部的照料劳动与照料关系展开思考。

    ■ 高婕

    照料是一个古老的议题,人类的生存和福祉离不开照料。照料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发展和维护人类能力。进入现代社会,大部分学者似乎更习惯于在新自由主义、福利国家、市场体制与金融资本主义的框架下思考照料议题,仿佛它只是一个关乎于照料经济学或照料社会学的现代议题,忽视了照料活动的历史维度与伦理维度。本文试从伦理的角度,以夫妇、亲子代际之间的相互照料为考察对象,对家庭内部的照料劳动与照料关系展开一定的思考。

    照料的伦理基础:同情与爱

    照料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揭示的是由于生物脆弱性致使人类在生命的特定阶段不得不依靠他人关怀与照顾的事实。这一事实具有超越国家、阶层与性别等分析范畴的普遍意义。无论是工业资本主义还是福利国家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照料的问题。目前,个体照料以家庭场景为主,以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照料为补充。因此,家庭依然是照料劳动与照料关系发生的首要和难以被完全替代的场所。

    从伦理而言,同情弱者、照料他人具有天然的人性基础与群体基础。同情是一种体验他人痛苦的能力。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的开篇“论同情”中指出:“人具有怜悯和同情的本性,这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的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这种感情同人性中所有其他的原始感情一样,绝不仅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也就是说,出于同情和怜悯的本性,人可以为遭遇不幸的他人施以援手。这种行为超越功利的算计,具有利他主义倾向,为人类在面对自然、生存高度不确定化的时期群体化生存奠定了伦理基础,

    同情之外,人类还普遍具有爱的倾向。爱是一种关系性行为和活动,是一种深切的人类情感和体验。伊曼努尔·列维纳斯说:“爱指向他人,指向处在虚弱中的他人。爱就是为他人而怕,就是对他人的虚弱施以援手。”爱的内核具有指向他者的关怀和扶助精神。爱一个对象,就不可能对他的困境视而不见,而是会主动给予帮助,甚至是自我牺牲希望代为受困。爱不仅在个体意义上具有激发利他精神与自我完善潜能的伦理价值,还具有潜在的扩展性,预示着公共价值。

    在家庭内部和亲情关系中,爱具有最深刻和直接的展现。“亲亲”所体现的亲人之爱正是中国文化对爱的内涵最简洁和深刻的表达。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讲:“亲亲,仁也。”这种首先于亲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亲亲”之爱,不仅链接个体,也链接起世代,还能推及他人与社会。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如果把照料纳入伦理的范畴来考察,在爱与同情的人性论及“亲亲”之爱的基础上,会发现照料需要照料的亲人,是儒家文明中人之为人最基本的意涵,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要义,自然地融入普通人的家庭关系与亲情实践中。

    重思照料:家文化下爱的伦理

    照料活动中蕴含着深刻的不平等——为何女性一直以来在承担照料的“重负”?照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劳动形式,具有难以替代的社会价值。女性主义者检视了女性在照料中遭遇的各种显性与隐性的不平等,女性是照料劳动(有酬与无酬)实践主体与照料惩罚的显性承担者。这导致女性用于家庭照料的时间显著地高于男性,在整体上阻碍了女性的社会参与度与职业发展。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发生加剧了现有的照料不平等,增加了女性无偿照料劳动量。女性主义的照料研究基于权力视角,强调照料议题中的责任伦理或关怀伦理。

    照料问题首先是人的问题,而非性别议题,男性与女性都可能成为照料者与被照料者,性别视角应该被容纳和强调,但不能被绝对化和单一化。女性的照料负担毫无疑问应该被减轻和分担,这需要来自制度、社会、家庭和个体等多方面的协同和努力,破除制度与观念障碍,打破照料中刻板化的性别分工、不平等分配、照料的女性化等各种形式的不平等。我们更应该反思,男性为何对照料的参与程度低于女性?男性是否有机会学习照料的知识与技能?男性无暇照料还是无意愿照料?如何从工作、家庭、社会协同的角度,考问两性照料不平等的原因?

    实际上,男性并未排除于照料活动之外,从男性在传统孝道与“养儿防老”话语体系下作为养老实践的主体,到育儿过程中并不鲜见的父亲角色,再到作为丈夫与人类学家等凯博文对患病妻子的照料的著名案例,均表明男性并未完全缺席照料劳动。从观念影响实践的角度,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并强化男性照料参与的理念,以邀请而非强迫的姿态吸引更多男性加入照料,形成人人参与、分担照料的局面。

    照料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的活动,它对于构建和强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照料活动是一种伦理实践,爱的实践,且具有隐形的照料奖励。个体能够从照料与被照料中收获情感和亲密关系的加固,扩展和深化个体对生命意义的体悟。虽然照料劳动事实很辛苦,但能让我们获得表达爱意的机会,收获爱与被爱的奖励。在陪伴、照料家人与亲密他者的过程中,也让人重新体会生命的重量、爱的价值与为人的意义。女性生育、孩童幼小、伴侣患病和父母衰老的脆弱时刻,通过陪伴与照料,个体能够发展与亲人更深刻的联结感与亲密感,在照顾他人的同时收获力量感和价值感,帮助个体克服生命的虚无感,理解家庭涵义,拥抱和践行“亲亲”之爱。结合中国社会文化情境,为照料议题补充或拓展一重家文化下、超越性别的“爱的伦理”,或许能够在观念和实践的维度进一步深化和推动照料议题本土化的研究与行动。

    本文试用下表初步展现照料中责任伦理与爱的伦理在核心内涵上的区别,理想的照料模式应是基于二者的结合。

    家庭,既是人类同居共财的物质生活共同体,又是容纳爱与亲密关系的情感共同体。这是家庭功能与意义并存的双重本体论意涵。因此,家在海德格尔意义上既是社会单元,又是生存单元。正如他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到的:“与他人共存在属于缘在的存在……所以,此缘在作为共存在从本性上就是为了他人而‘存在’。”家,给予人类群体以历史的位置或居所,家就是存在本身。

    性别研究的目标,并不是彻底解构家庭甚至完全抛弃家庭这种形态,而是让家庭跟上人类不断变化的需求,成为更好的人类生命的依托之所。在此意义上捍卫家庭的价值,实现个体、家庭与社会的意义连接,而非视家庭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工具性中介。从爱与扶助的角度重申家庭的价值,照料家人、扶老携幼本是人之为人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家文化的人文传统,照料与被照料本不应区分性别。良好的照料关系与照料供给,使得人可以于家庭与代际之中安放个体生命,深刻体会生命意义。在社会层面,照料的最高理想应是“鳏寡孤独皆有所养”,不囿于家庭内外。

    以爱的伦理为基础呼吁责任伦理,照料才能获得坚实的伦理基础,才有望激发每个个体积极的照料意愿和照料行动,而不只是视其为不得不做的个人牺牲。源于家庭内部的照料学习与关系实践,是培养具有爱与责任的道德人格的摇篮,也是奠定良好公民与良好政治秩序的基础。在研究层面,构建一种家文化视域下超越性别分工、主张两性分担照料、培养积极关系的爱的伦理学与行动社会学,或许能在意义的维度提升照料议题的理论深度和价值普遍性,从而推动该议题不断地走向丰富与深化。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