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新女学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新书馆

版面: 新女学周刊

《如何是好》:不越藩篱 何以变好


    阅读提示

    男作家阎真创作的长篇小说《如何是好》,记录了一个女孩从大学临近毕业到毕业十年之间的故事,但女主角身上并未展现新一代女性内在精神世界的建构与社会角色的突围。作家或许只有跨越自身经验与认知的惯性,承担起先进性别文化构建的使命,对女性当下的困境与未来的前景做开拓性的思考,创造出新的女性形象——具备充盈的个体意识与行动主动性,才能对“如何是好”的困境给出更好的答案。

    ■ 谢鹏

    每个时代女性的爱情、职业故事都值得记录。作家阎真深入观察了21世纪以来大学生群体面临的新问题,创作了小说《如何是好》,被视为“写尽当下年轻人的困顿与坚持”。其实,“如何是好”的困扰从来就有。作为社会与人类情感的守望者,作家主动担负记录与思考的使命。小说通过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十年的人生沉浮,将问题精细地呈现给读者。

    艺术的写实性追求

    小说的写实性体现在阎真选择了“当代文学领域里尚欠开掘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题材”。他用33万字的作品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一个女孩十年间的故事,细腻而绵密的文字呈现了女主角许晶晶的生活历练与心路历程。耐心的读者可以读到阎真着力勾勒的许晶晶的心理挣扎过程,在尊严与生存的对抗中,来自小镇毫无背景的女孩,如何艰难地在省城立足。

    故事的情境设置是高度仿真的。大学校园生活,留驻省城的大学生,是身为大学老师的作者极为熟悉的。作者似乎还有意要营造出亦真亦假的效果,激发读者不自觉“对号入座”。甚至,多个情节取材自阎真自己的学生,甚至家人的真实经历。

    虽然整部小说不时穿插抒情笔调,但客观记录的风格清晰可见。一直以来,阎真现实主义的小说写作功力毋庸置疑。曾经的天之骄子——大学生,甚至名校的研究生居麓城不易,他们竞争最基层的社区公务员岗、中学教师岗、民办培训机构的教职,书中人物的困境几乎复刻大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尤其是女大学生面临的困境:新型“搭讪行为”骚扰的对象、职场的等级圈、高校的就业统计指标考核等。无须用放大镜,无须借助“文学的变形”,小说达到了“如有雷同,绝非虚构”的写实效果。

    书中没有旧小说才子佳人的程式,也不是现代版本的“财子加美女”。小说也揭示了一种残酷的新现实:女主人公许晶晶受男性青睐的原因在于其重点大学毕业所代表的智力水平和性情贞洁的叠加。小说表现了一种悄然滑动的婚恋市场标准:美貌不再是单一的考量,作为智力水平象征的大学学历、院校等级,转化为代表女性优质生育工具的指标。

    有学者评论小说是阎真写作理念的延续:“零距离表现生活”。《如何是好》是新时代的《人生》,写出了这一代大学生留城面临的新现实。有学者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小说“较强的实验特征”:其一“设置一定的两难处境,将人物放进这一两难处境”;另一方面,“小说如实表现现实生活,重视人物与环境的典型性,重视细节。两个方面合力,形成了阎真小说的现实主义实验性特征”。

    男作家逾越书写的藩篱

    出于“对欲望社会的批判和对女性同情”,阎真常善意提醒女性要承认命运并增长智慧。或许在阎真等男性看来,那些主动探索人生,能动的女性暂时遇到的困顿,都是女性主义的副作用,对她们的不幸,他常常报以同情。但这种同情未必被“被同情”的女性所接受。

    不同于男性学院派对小说众口一词的溢美评价,普通读者的回应也一针见血。某读书圈约有25%的读者并不推荐该小说。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有读者认为小说将大学生就业压力过于夸大,而对大学生的抗压能力、能动性又太悲观。21世纪以来,每逢毕业的大学生都将面临特定压力,有背景的毕业生只是少数,就业总有顺利者和挫败者。平常家庭背景的(女)大学生能够也必须克服各种困难,完成自我的超越。对此种普遍性的状况也不必过于悲观,况且,悲观无济于事。倒是小说中展现的“前现代的糟粕仍作为核心问题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读者造成压迫感与不适。第二,小说名曰关注女性的处境,但事实上对女性的特殊经历反思较浅。有读者三连追问:许晶晶从怀孕到坐月子结束这个过程仅仅用一句话一笔带过,可事实真的有这么简单吗?既然是致力于展现女性的处境,那么怀孕生子这个过程不应该是被十分重视的吗?还是作者原本也没有认为这一过程是值得展开叙述的大事?

    阎真不自觉地守护着男性文化的古老图腾。几乎所有评点阎真作品的男学者也都只论述其小说的艺术性,而止步于作品女性形象塑造、性别观念的评价。当代学界,主动走近女性文化完善、女性主义学术的男作家仍凤毛麟角。在一些男作家的视野里,女人的命运和故事仍停留在类似许晶晶的执念——定要找一个男性,哪怕选择一个明明不满意的,也要维系一段有婚姻、有孩子的“完满人生”,非此女性注定背负不幸的原罪。

    如何书写新女性形象

    小说中的许晶晶应属于21世纪新一代女大学生,但是她可以对抗自身命运的资源、途径与10年、20年前,甚至更远时代的女大学生并没有什么不同。许晶晶的形象是被动的、脆弱的、收缩的——她一直强调“要为自己的心争一个小小的空间”,但不得不承受来自父亲延续家族香火的观念压迫,听取功利主义的闺蜜及其男友的婚恋指导。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性别文化的发展,多元价值婚恋的现实,许晶晶似乎与这一切完全绝缘。小说中许晶晶在工作选择与爱情观上的主体性轻易即被作家舍弃。她在情感上抵挡住了金钱、权势的围猎,但无来由地在其个人事业的升腾期,选择了一个无人格魅力、性格懦弱的叶能,与他仓促地走进婚姻,毫无准备地生子,再度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窘迫与屈辱之中,令人唏嘘。

    而同样出生于1957年,英国当代作家尼克·霍恩比的同名小说《如何是好》则选择从女性人生后半程——婚姻生活触礁后开始,“以喜剧笔法深入探讨都市生活的酸甜苦辣,揭示出深层次的人心和人性真相”。相对而言,女性婚后生活才是女性人生故事的重头戏,与之相关的写作更具挑战性。

    一些女大学生反馈许晶晶的形象并不真实,她不过是“贴着新时代印记的传统女性”。用20世纪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解析许晶晶形象的“空洞化”,作者观念中隐藏的男权意识依然有效,“女人将择偶或爱情看作是一种寻找人生保障的根本性力量的必由之路”。许晶晶仍和旧小说中的女子一样想“凭借男人的才气和成功来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向往依然深深地残存着”。许晶晶的身上并未展现新女性的抗争与内在价值的建构。

    作家是意义世界的创作者,也可能是意义世界的守旧者。一念之间,在乎作者的选择,走出自我观念的藩篱,惟其艰难,恰是作家超越的突破点。作家或许只有跨越自身经验与认知的惯性,怀有更加开放的文化观念,承担起先进性别文化构建的使命,对女性当下的困境与未来的前景做开拓性的思考,创造出新的女性形象——具备充盈的个体意识与行动主动性,才能对“如何是好”的困境给出更好的答案。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文学院)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