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莫让失信行为损害药品集采的好规矩

    11月20日,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发布了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26家医药企业情况,其中23家医药企业评级为“严重”,3家医药企业评级为“特别严重”。根据信用评价目录清单,医药商业贿赂、涉税违法、实施垄断行为、不正当价格行为、扰乱集中采购秩序、恶意违反合同约定等有悖诚实信用的行为,被纳入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范围。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疗反腐力度持续加大,医药商业贿赂已明显减少,现阶段出现的医药商业贿赂行为,不仅影响药品集采,还破坏了医疗反腐的大好形势。因此对于药品集采过程中的失信与违规行为,不仅应冒头就打,更要通过征信惩戒等方式,给予迎头痛击,如此才能避免出现新的潜规则,维护好药品集采模式的严肃性和光明前景,让民众持续从中受益。

    建立多元评价标准 破除“第一学历”限制

    近日,有关“第一学历”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尽管教育部曾公开回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第一学历”这个概念,但在实际招聘中,把“第一学历”作为评价标准的现象依然存在。日前,中国青年报发布的一项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这是高学历人才众多,竞争激烈的结果,45.8%的受访者觉得这是种“一刀切”的选拔方式,超六成受访者认为需要破除求职中的“第一学历”评价标准。

    求职者的教育背景与其能力水平有一定相关性,但用人单位如果只把“第一学历”作为招聘标准,却是唯学历论、唯名校论的表现。“学历不等于能力”,以“第一学历”选人,不仅不能为用人单位招聘到真正需要的员工,还会打击高职专科、普通本科学生求职的积极性。破除“第一学历”歧视,需要扭转用人单位“唯名校”的用人导向,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打破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能力评价标准和培养体系。

    多方合力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近日,某医院面向儿童的精神科门诊深夜排队的新闻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小小年纪怎么得了抑郁症”“我们的孩子怎么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近25%的青少年表示感到轻度或严重抑郁,至少3000万名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面临情绪或行为问题。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决定孩子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事关家庭幸福,也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家长、学校和教育部门一方面需要留心和深入调查导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多方原因,消除隐患,积极预防;另一方面,对已有相应情绪或行为问题的孩子也应该多关心,少责备,不要把心理健康当成洪水猛兽,并注重学校里心理健康老师的配备和培养,从多方面帮助青少年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黄婷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