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深1°

版面: 视点评论

不畏风雪寒只为万家暖

——女报记者探访寒潮降雪中的“她坚守”


    姚洪云(左)给环卫工人做积雪清扫示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侯文雅/摄

    12月14日,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步行街,志愿者们纷纷参与到清雪工作中。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睿/摄

    张杰在时代广场站点搬运快递。受访者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王恒 刘世康 侯文雅

    前一轮积雪还未完全融化,新一波寒潮已悄然来袭。受强冷空气影响,13日起,大范围雨雪天气、寒潮天气将继续影响我国,中央气象台也于13日发布寒潮、暴雪、冰冻黄色预警,未来气温将迎来“断崖式”下跌。为了全力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很多劳动者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依然奋斗在一线岗位。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女外卖员、女快递员、女环卫工人以及铁路女职工,走近寒潮下的“她坚守”,欣赏寒冷冬日里最美的“风景”。

    争分夺秒,让顾客吃上暖心餐

    雪后的北京,天气格外寒冷。12日早上七点左右,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无一不是双手插兜,瑟缩着脖子,用急匆匆的脚步躲避着寒气。而此时,租住在六道口出租屋的外卖骑手林小霞已经推开家门,骑上电动车,来到站点,开始为一天的“生计”全力奔波。

    今天的第一单是早餐,通过手机接到系统派单后,林小霞立即赶往取餐地点。已经在北京干了5年全职外卖员的她,对自己所负责区域饭馆在哪儿、该走什么样的道路都门儿清。“为了节省时间,多送几单,这片地方能抄近道的路都在我脑子里装着呢。”林小霞笑着说。

    赶到下单客户指定的早点铺,林小霞快步进入大堂,清点好物品和商家打过招呼之后,随即返回电动车前,将早餐装进车尾的保温箱,把手机固定在车前的支架上后,立马骑着车赶往目的地。取餐的整个流程,行云流水、衔接紧密,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送完第一单后,林小霞就近吃了个早餐,虽然最近几天突然出现降雪降温天气,林小霞并没有表现出有多么惊讶。“这几年冬季一进入寒潮天气,公司、站点都会为我们骑手从各个层面进行防寒保护。”林小霞对记者说,最近我们站点刚发了冬季防寒物资,有电动车挡风被、车把套、手套、护膝、保温杯、暖宝宝等比较实用的保暖用品。站点里还有小药箱,里面会有感冒药、冻疮膏等一些冬季常用药。此外,平台还会启动“严寒保护”应急机制,在一些大风降雪等特殊天气下,为我们提供配送补时、差评剔除之类的减免措施。

    “最近流感高发季,我们外卖骑手每天与陌生人接触较多,除了个人必要的保暖措施外,我还比较注意佩戴口罩,以防感染。”林小霞还乐观地表示,天气越冷,人们越不愿意出来,这意味着有更多的单可以送,收入也会进一步提高。

    对于林小霞来说,一天中最繁忙的时段是从10:30开始,她需要在午高峰时段完成10余个单。“运气好的话,好几单会送往同一个小区,运气不好的话,独单和远单分给你,也得去送,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要步步计算,争分夺秒。”只有忙过了午高峰,林小霞才能稍微喘口气、吃点儿饭,然后继续接单忙活,并“迎战”接下来晚上六点开始的晚高峰……

    外卖骑手这个职业的从业者,男性占绝大多数,但林小霞却说:“我刚开始当骑手也认为这个工作应该是男孩子干的,但是当我真正接触了这份工作,我觉得没有什么是女孩子不能干的。任何一个行业,首先得自己认可自己。”

    如今,已成为资深外卖骑手的林小霞,多次登上美团骑手北京地区榜单第一名,基本上月收入过万,在骑手当中,属于中高收入。经济独立后的林小霞可以为父母、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在家人有需要时能够提供及时的经济帮助,对她来说是在外卖骑手职业上继续奋斗的动力。

    晚上十点多,风更硬了,这时的林小霞终于送完今天的最后一单,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今天还不错,完成了43单!”在手机屏幕上看着今天的战绩,林小霞略显疲惫的嗓音里还带着点儿兴奋,在路边饭铺简单吃了一餐后,她便骑着电动车消失在了路边昏黄的灯光里。

    风雪兼程,把快件按时送达

    6:40,冒着漫天大雪,北京房山时代广场顺丰站的快递员张杰早早地打开了快递站点大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双12’到了,今天早上要派100多单快递,工作量是平常的两倍多,我要早点到,保证快递按时送到顾客手里。”张杰说。

    这是她在顺丰时代广场站点工作的第三个年头,随着工作年龄的增长,张杰对于时间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11日、12日、13日,北京房山连下了三天大雪,当所有人都觉得快递会延迟的时候,张杰却努力确保快递要比平日里还要早一点送到顾客手中。

    指着快递车上的快递,张杰告诉记者:“这里面或许有老人的羽绒服,孩子需要的厚被子,这些耽误不得,放在平时或许没有那么着急,但是赶上大降温,这些能早一分钟到顾客手里,顾客心里就会早安心一分。”

    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张杰从七点开始,匆匆吃完早饭,就开始了派送任务,等100多件全部送完,已经是10:30了。

    天极冷,呼吸都带着白雾,但是张杰的额头却出现了细密的汗珠。回到快递站点,稍微歇会儿,喝上口水,接驳车就已经把第二班货送到了,张杰又忙碌起来。

    “这两天下雪,除了派件,收件的任务也多了起来。尤其是老人家,我们都建议他们选择上门收发件,不要到站点来。”张杰说,“雪天路滑,老人家行动不便,为了客户安全,我们都会直接把快递送到家门口,而不建议客户来站点取。”

    这样做的结果是,张杰的工作量更大了,一边送一边收,还有急件需要立刻上门,整整一下午,张杰仿佛忙着采蜜的蜜蜂一样,几乎没有任何停歇。

    傍晚,张杰收到了一个暖心电话,是站长打来的:“张杰,站点里熬好了姜糖水,回来喝一碗吧!”

    考虑到天气降温严重,又逢感冒流行,站里经常会熬一些红糖水、粥供快递员补充热量,有时候太忙碌,站里也会给快递员们点上一杯热奶茶,让员工能够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一丝暖意。

    “比起男快递员,这种天气对女性来讲更加难熬,除了多加衣服,公司的关怀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张杰说。

    刚休息没多久,张杰的电话又响了起来,这次是取件的,她匆匆喝完姜糖水后,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晚上九点,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张杰整个人都显得既疲惫又轻松。“我们下班时间不固定,平时到六七点,现在大雪又赶上‘双12’,考虑到顾客需要,我们一般会加班到八九点,最晚的时候,十点也会上门取件。”张杰说。

    清运冰雪,24小时待命

    早上5点的北京,整个城市还笼罩在黑夜中时,环雅丽都五分公司综合3班班长姚洪云就已经骑上她的电动车,开始了辖区内5条主路、43条街巷的巡查工作。

    在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5名环卫工人正在清扫人行道上的积雪,姚洪云见状立即停下车开始马不停蹄地指挥:“咱们现在主要任务是扫出一米见宽的路,确保行人能正常通行”“咱扫雪的时候注意别把雪给扫到机动车道上,不然到时候雪结冰了,行人骑车经过容易打滑摔着”“晚点儿雪停了清运的时候咱千万记住,一定别把雪堆在树根下,防止融雪剂把树‘烧’了”……

    姚洪云是个急性子,嘴里还在提醒着环卫工人清扫积雪的注意事项,双手就已经忙不迭地直接拿过环卫工人手里的扫帚开始示范积雪清扫的一米宽度。

    一句句细心的嘱托和悉心指导,都是姚洪云从事环卫工作14年来积攒出来的经验。机扫司机出身的她,自2009年入职以来,一干就是11年。2020年公司重组合并后,姚洪云开始担任班长一职,也是当时唯一的一名女班长,统筹管理3班72名环卫工人的大小事宜,甚至连提醒职工洗澡、换衣服、给家里打电话都已经成了她日常的工作内容。

    “我们环卫工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远离家乡出来打工都不容易。很多时候他们家里遇着难事儿了也不说,这就需要我主动与他们沟通,对他们的关心多了,对工作也有益处。不仅如此,我刚当班长那会儿,因为他们普通话大都不标准,与他们沟通也有困难。现在3年下来,各地方言我都能听个八九不离十了。”姚洪云骄傲地说。

    近日,北京发布暴雪橙色预警,每当极端天气来临时,姚洪云所在总公司都会启动预警机制。一旦预警机制启动,所有人工和机械设备都要立即出动,确保在不影响第二天人民群众正常出行的情况下,把路面积雪、结冰等都清理完毕。

    “下雪就是命令。现在我们所有环卫工人都很自觉地全部停休,24小时待命。”姚洪云说,前几天北京初雪,她接到通知后,凌晨两点便开始安排环卫工人清扫积雪。

    一线工人在前线挥洒汗水,公司后勤保障服务也不甘落后。据介绍,姚洪云所在公司每年冬天都会给职工送“温暖包”,包括棉马甲、保暖雨靴等保暖物资。同时,公司还会将热牛奶、姜汁可乐等饮品送到一线工作的每名环卫工人的手上,以保证其热量供给。

    因家住通州,通勤时间将近两个小时,加上寒潮来临,姚洪云这周只回家住了一晚,其他时间都在公司待命。“以前做机扫司机的时候,我只要保证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现在当了班长,肩负着更重的使命,我必须以身作则、坚守岗位,展现我们一线女职工的奋斗风采。”

    深夜检测,为列车运行护航

    最后一班高铁刚刚结束运行,国铁济南局青岛工务段的铁路线路工孙桐爽就已经收拾好仪器设备,整装待发。23:40到3:40是她进行线路设备检查的日常工作时间,拿上轨道检查仪和准直仪,孙桐爽便开始了线路检查和位移观测工作。

    “我们的线路检查工作都是在夜间进行的,我主要负责青荣城际铁路烟台南到荣成间线路和道岔的静态几何尺寸检查以及无缝线路位移观测。通常一晚上下来,需要推着轨道检查仪走六到八公里,远的时候可能需要走10公里。”在铁路一线工作4年多的孙桐爽,当被问及体力能否适应工作挑战时,云淡风轻地说,“一线工作对体力要求确实比较大,但要是说累吧,其实也还好,习惯了。”

    近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山东将出现寒潮、雨雪和大风天气,山东省气象台也相继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据介绍,寒潮天气来临前,国铁济南局青岛工务段已做好部署,提前检查融雪装置、除雪装备等关键应急保障设备,以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

    由于轨道检查仪和准直仪对工作环境要求高,雨雪天测量容易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因此在遇到极端天气时,孙桐爽的工作就从线路检查转为应急处理。“寒潮来临前,车间根据预警部署已经把应急备品准备好了,我们作为职工则要在工区里24小时待命,随时做好值守或扫雪的准备。如果接到扫雪的命令,我们就带上鼓风机、铲子、扫帚等工具,先用鼓风机把轨道线路表面上的雪吹走,再用扫帚和铲子处理细节。”

    道岔作为影响列车运行的主要部位,是积雪清扫的重点。“铁路的道岔因为结构特殊,容易造成积雪,并且在扳动过程中积雪会被挤压成冰块,导致列车运行不顺,这就更需要我们及时对道岔转辙部位和列车运行径路进行除雪破冰工作。”孙桐爽耐心解释道。

    与此同时,为一线职工提供坚实保障的后勤服务部门也及时为他们派发棉服、棉鞋、棉手套以及暖宝宝等保暖用品,并根据职工需求每年入冬前增添不同的保暖衣物;应急值守处所内也增配了电暖风扇,提前备好方便食品、姜米茶等,为一线职工的健康“保温”。

    寒潮之下,在千万人中,不乏像林小霞、张杰、姚洪云、孙桐爽一样的女性身影,她们温柔坚定、坚韧质朴,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们的生活送去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气,她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用坚守守护这个冬季的温暖。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