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闻壹段评

版面: 视点评论

新闻壹段评


    是时候给零食“公摊面积”“瘦身”了

    零食也有“公摊面积”,而且“公摊”越来越大了。据媒体报道,购买零食的时候,看似三等份的饼干,打开盒子发现中间凹进去一块;一片分装海苔里垫有大包干燥剂;箱装牛奶仅有5小盒,剩余两倍空间用纸板填充;种种方式只为了让商品显得更“有料”,而这也被网友调侃是零食“公摊面积”。

    零食“公摊面积”越来越大,变相地促使零食售卖“加价不加量”,究其原因是卖家因经济利益而作祟。给零食的“公摊面积”做加法,给售卖的零食做减法,这样的一加一减不仅有欺骗消费者之嫌,更让消费者承担了不必要的额外成本。因此,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因食品过度包装而变相欺瞒消费者的做法。此外,商家也必须清楚,要想从市场竞争中取胜,还应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唯有做到真材实料,才能够真正吸引消费者,实现商家和消费者的共赢。

    修法规范个人求助网络平台值得期待

    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草案12月2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草案进一步建立健全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监管制度,促使其规范有序发展。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在帮助大病患者筹集医疗费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乱象,影响了平台公信力甚至慈善事业发展。

    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本是帮助重病患者筹集医疗费用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有部分求助者隐瞒个人财产,相关平台的权利和义务不明晰,甚至通过伪造病历、刻意“包装”病情“卖惨”吸引眼球等乱象也时有发生。在这一背景之下以法律的形式对个人求助和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作出更明确的规范,有助于压缩弄虚作假的空间,遏制平台过度商业化倾向,让平台在规范运行中呵护好社会的善心善行,造福更多的求助者。

    校服是否外穿还需多些人性化考量

    每年寒冷天气到来,学生能否不穿校服,或者校服是否可以不用外穿,都会在网上引起一波讨论。最近,“穿上校服变法式小面包”成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有学生发布视频表示,学校要求必须把校服穿在外套外面,学生们纷纷肿成“米其林轮胎人”,胳膊更是像企鹅一样放不下去……

    统一穿着校服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展现整齐划一的精神风貌。但如果学校不顾天寒地冻,为了所谓的“面子”,坚持让学生们用校服包裹厚厚的外套,把其变成一个个臃肿不堪的“轮胎人”,实在是不应该。学校应从客观实际和学生的角度出发,灵活调整校服的穿着方式,这不仅能够体现学校的人性化关怀,也能更好地平衡学校的形象和学生们的穿衣舒适度。因此,面对此类问题,学校应转变思维,多些人性化考量,采取更有弹性的管理方式,让孩子们不用在寒冷的冬天还得遭受穿衣的困扰。

    侯文雅 整理点评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