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富东燕 发自北京 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近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他表示,纲要实施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实施进展情况良好,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
报告显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跨过12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良好开局。
郑栅洁介绍,纲要提出的20项主要指标中,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4项指标提前实现。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森林覆盖率等5项指标快于预期。7项指标基本符合预期,分别是GDP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调查失业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对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领域,报告显示,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高。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出台一系列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措施,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全国城镇两年半累计新增就业3153万人,2022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0年分别提高9.1%、14.3%。教育体系质量稳步提高。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提高到89.7%、95.5%、91.6%、59.6%。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更趋完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实现县域可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覆盖2亿多人,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报告同时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57亿人、2.4亿人、2.94亿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正式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出台实施;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提质扩容,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56.4%。
郑栅洁表示,总体上看,两年多来,面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重大冲击,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纲要实施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这为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