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周刊 口述 PDF版下载

版面: 文化周刊 口述

刘心悦:36岁我为自己按下“勇敢键”


    刘心悦身着自己设计的服装

    人物简介

    刘心悦,辽宁卫视主持人,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辽宁卫视《辽宁春晚》《说天下》《有请主角儿》等节目主持人。

    36岁的刘心悦,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主持人大赛中,最终以卓越的表现荣获银奖。无惧挑战,敢于接受不同的声音,刘心悦用流畅的即兴表达、稳定的应变能力和深情的演绎,展现出专业主持人的风采,以总决赛98.452的高分诠释了坚韧与执着,成为观众心中那道温暖且独特的光。以下,是她的口述——

    再见2023 你好2024    

    2023年我参与了很多大型节目主持。比如,这一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而雷锋的第二故乡就在辽宁抚顺,我有幸为此主持了一场非常大型的活动。4月,我与央视的杨帆老师一起合作主持了辽宁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5月,我主持了国内顶级舞蹈奖项“荷花奖”。在这个过程当中机缘巧合报名参加了总台的主持人赛。在接下来的半年里,我不断地奔波在北京、沈阳和其他拍摄地之间,通宵达旦地工作。这段时间真的很辛苦,但同时也很充实。

    2024年将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机遇的一年,也可能伴随着失落和错过。然而,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勇敢地面对一切,坚守我的信念。又长大一岁,但我觉得现在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无论是从人生经历、心态还是感受上来说。我甚至觉得,此时的我比24岁的我更加出色。我相信,真正的美丽源自内心。有人说我眼中有光,是因为我的内心被点燃了,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勇敢地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尊重它,并大胆地做出选择。只要听从内心的呼唤,你就可以毫不犹豫地前进。年龄无关紧要,无论是37岁还是47岁,我都会保持这种状态。当下的你,就是人生中最好的阶段,希望你们也是!我们共勉,一起变更好!

    ■ 口述:刘心悦

    ■ 记录:熊维西

    这个姑娘有点“虎”也有点“酷”

    我其实是半路出家,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最开始我读的是综合类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我进入大学前,并没有正式接触过主持和广播电视行业,但一直很感兴趣。大二时,我参加了一个面向全国的“未来主打星”电视主持人选拔赛,最终,获得了第七名。根据比赛规则,是可以选择自愿转入浙江传媒学院学习播音主持专业。当时我几乎没有犹豫,一个人扛着行李,就这样经历了大学转校,也由此开始了主持人寻梦之旅。

    刚转校那段时间,确实需要适应,也很辛苦,需要不断与自己博弈,因为我是第一次通过专业课镜头呈现听到自己的声音、看到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而后,我经历了第一次实习、第一次接外场采访,甚至第一次上舞台主持因为紧张而出糗的种种状况。毕业后,我在电视台实习了一段时间,便进入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的一个广播频率工作。在广播电台工作并不同于电视台,我需要学习各种新技术,适应新的环境和岗位。电台主持人都像八爪鱼一样,一手控制按键一手拿麦克风,手、脑、耳朵、嘴巴都要被调动起来,同时广播主持要有采、编、播一体的能力,还有大量的活动主持工作,所以那段时间,比想象中的还要忙碌和充实,与此同时我也累积了很多舞台经验和撰稿经历。

    2012年时,我已经在浙江广电工作了两年半,获得了集团的演讲比赛一等奖,还被评为最佳新人主持人。可能骨子里就喜欢尝试挑战,2012年底我选择通过面试,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正式进入了辽宁电视台,后来,从周末的替班开始,一直到正式轮岗,《说天下》《欢乐集结号》《有请主角》《中国好家庭》和辽宁卫视春晚……越来越多的辽台经典节目都有了我的身影。

    这次在参加总台主持人大赛时,很多人评价我从容不迫、宠辱不惊,我想我要感谢工作经历中不同平台的赋能,也要感谢这么多年敢于突破舒适圈的自己,没有忘记持续成长!

    这次比赛期间,评委总是问我:“心悦,你已经36岁了,为什么选择参赛?”我印象很清楚,2023年的上半年,一次偶然,我刷微博时看到了2023年主持人大赛的报名信息。那一刻我心动了!我选择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参赛!这既是对自己工作的一次检阅,也是一次学习和蜕变的成长机会。

    我从来不回避自己的年龄。我认为,无论是何年纪,女性都不应该给自己设限,要遵循内心的声音,不给自己留遗憾。

    2008年,那个挺虎的姑娘按下了“勇敢键”,等到了2023年,15年过去了,我再一次按下了“勇敢键”!

    我讲述的是有关三个人的坚持

    半决赛“走出去”环节对我而言,是我成长提升最多的一个阶段。从选题到撰稿再到拍摄,我都是独立完成的。我选择了85岁的“红山文化第一人”郭大顺老先生和“95后”的古籍修复师李明一作为我的选题主人公。因为我选择了两个并行的人物,这也算一次冒险。

    在暗访的过程中,我思考是否要在这两个人物之间找到巧妙的碰撞点。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并没有必要。85岁的郭老步伐矫健,谈及专业时,眼中如少年般闪烁着光芒。我与他素不相识,在论坛上等待了他两个小时,才有短短10分钟的间隙向他表明来意:希望通过拍摄他的故事向年轻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我不希望大篇幅讲述红山文化的历史,我希望讲述人物,讲述真实而生动的故事。

    郭老先生毕业于北大考古系,之后被分配到辽宁研究红山文化。虽然最开始他对自己要做什么一无所知,但他还是选择接受并坚守了下来。当你热爱一件事时,坚持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从沈阳到朝阳牛河梁文化遗址,交通非常不便,但这是郭老经常走的路,这次采访,我也陪他一起走过。走进墓冢后,我感受到了一种敬畏之情。郭老说:“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就坐在这里,我想几千年前的先人没有金属工具,需要多大的耐心和智慧才能将这些石头打磨成方方正正的啊。”那一瞬间,郭老完全沉浸在他的心流中,仿佛有一个先人坐在他身边,一起打磨着石头。我在那一刻流下了眼泪,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了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是多么重要。就在那一刻,我感觉比赛成绩已经不重要了,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所获得的启发远远超出了比赛本身。

    我还采访了那位“95后”的小姑娘李明一,她告诉我她从小就喜欢古籍修复这个职业,想一直干到老。她平时在古籍修复室里很少说话,专注于修复工作。她希望能够接过她师傅的班,继续修复古籍,并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读懂古籍中的智慧。她还提到修复古籍让她产生了强迫症,有时候看到墙角掉皮子都忍不住想用胶水粘上去。这样的执着和可爱也让我深深地被她打动。

    通过这两位主人公的采访,我深刻感受到幸福并不复杂,只要我们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要坚定地追求。

    有些人可能无法立即理解我想要传达的意思,他们会认为我的描述太平淡,或者没有将其提升到一个宏大的意义层面上。但我坚持了自己想表达的风格,我想,大部分人都在过着平凡的生活,如果我们能从这一老一小的故事中产生共鸣,明白不管做什么、什么时候出发,只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专注当下,幸福其实很简单。

    一老一小两位人物中的一个刚刚起步,另一个则在这条路上奋战了一辈子,而我则属于中坚力量。虽然我们从事不同行业、有着不同性格和年龄,但我们都有着相同的执着和坚持。我觉得这个共同点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但却非常微妙,就像一个隐藏的盲盒。评委老师中的郦波老师不仅读懂了我的短片,还读懂了我的内心,他的话让我热泪盈眶。这一切,都让我觉得非常满足。

    追光者的征程:从赛场到人生的温暖传递

    我享受在舞台上释放的感觉。

    在即兴环节,虽然有一些焦虑,但我更喜欢在舞台上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到了舞台上,我说了算,这三分钟就是我自己的,为什么不好好享受呢?在第二赛段“致敬经典”的环节中,我当时高烧39度,只能说能坚持下来已经不容易了。你无法预测身体上的突发状况,或者心态上的变化,还有每一轮比赛抽到的题目。比如,在总决赛的“道具箱”环节,我抽到了沙漏,我甚至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而在它翻转过来后,居然开出了花,撒贝宁老师说这是物理原理,我对理科一窍不通,但我做到了在短时间内破题,将其从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表达两个角度解读。在总决赛中,我讲述九宫格中的三个关键词“一个人、一扇门、一道题”。我想表达的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临很多选择,年龄越大越容易陷入舒适区不愿意走出来。但你敢不敢勇敢地推自己一把?前进一步,你会失去什么?又会得到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标准。

    整个比赛,对于我的成长和人生来说都是一次历练,我也看到了很多前辈们的榜样。当我们坐下来聊天时发现,很多在外表上看起来像E型人的主持人其实都是I型人,都有社交恐惧症,我也一样。在我小时候,当我的同桌问我叫什么名字时,我会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会从脚到头红到全身;当老师让我发言时,我永远低下头。现在我都无法想象那个内向的小孩子,怎么会成为一名主持人。所以每个人都不要低估自己,如果你坚持挖掘自己,坚持尝试并不怕丢脸,不怕失败,你可能会变得更好。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着一个剧本,情节和细节完全由自己填充。我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就像我将总决赛时的第一轮比赛题目命名为《追光者》,因为我一直在追寻光明。我希望通过自己热爱的工作给他人带来正面的影响,如果能给别人带来温暖、快乐和正能量,那么人生就更加有意义了。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