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严尚嘉,新生代综艺主持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专业,央视综艺频道《开门大吉》第二现场常驻主持人。
回望2023 展望2024
2023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参加了总台的主持人大赛,在大赛中,我意识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圣人不能为时,而能以事适时,事适于时者其功大。”我希望成为一个能够适应局势的人,虽然不能改变局势,但能以自己的能力去应对。除此之外,之前主持综艺节目的经历让观众看到了我的喜感,也让影视行业的人发现了我在喜剧方面的潜力。在2023年,我还尝试跨界成为一名喜剧演员,参演了一部古装喜剧影视作品,其中的角色和我本人的性格很相似,使我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喜剧天赋。总之,在不同领域中的尝试也拓宽了人生的广度和多样性。
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叫作“45度青年”,形容年轻人介于卷和躺平之间。作为一个具有新媒体能力,而在传统媒体参加比赛的主持人,我希望勉励自己成为一个新概念的“45度青年”。发挥个人优势,让我的节目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创新,以更有趣的方式做出有内涵有文化的节目。我希望我的节目内容能既给观众带来快乐,也能有深度、广度和高度。能够寓教于乐,历久弥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主持人大赛刚刚落下帷幕,女选手严尚嘉风趣幽默、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是比赛中的一道亮点。在第一赛段,她喜庆欢乐的本色风格令观众仿佛置身春晚现场,笑声如潮涌动。而在第二赛段“经典节目实战”中,她沉稳大气的风格又展示出她的专业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半决赛“走出去”实战考核中,她用轻松温情的方式将一段感人故事娓娓道来,触人心弦。尽管严尚嘉最终遗憾止步于半决赛,但是她在比赛中的精彩表现已经让观众领略到了她的实力,感受到她为观众带来的快乐和惊喜……
■ 口述:严尚嘉
■ 记录:熊维西
真诚才是那把打动观众的钥匙
我参加主持人大赛的起因非常简单。2023年上半年我以艺人、嘉宾的身份参与录制了总台的一些综艺节目,这些频道的导演在录制结束后都不约而同地鼓励我去参加主持人大赛,他们告诉我,市面上缺少我这种类型的女主持人。而对我来说,成长过程中我始终乐于尝试未知的事物,非常喜欢挑战和突破舒适区。于是我想,虽然比赛结果不可预料,但参加比赛一定能促进我的个人成长,并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这正是我迫切需要的。
起初,我对自己的风格是否适合参赛心存疑虑。因为从中国传统审美的角度来看,更期望女性主持人展现端庄优雅的形象。而我之前的主要工作是综艺场上的“搞笑女”,与端庄优雅毫不相关。在市场上,走风趣幽默路线的女性主持人非常少见,即使有个别存在也常受到争议。然而,总台领导坚持让我保留自己的原貌。
我认为风趣幽默和文化内涵并不相矛盾,风趣幽默背后更需要的是自信和不断提升的文化底蕴。我希望让大家看到搞笑女也不是脑袋空空,这对我来说就是成功。大赛中,鲁健老师的一次点评令我备受鼓舞,他说:“我觉得这个孩子特别难得。作为一个喜剧型的女主持人,这个分寸的把握其实是最难的,你不能说完全就是搞笑,搞笑和幽默,它还是两种不同的境界,所有你在主持的舞台上,那个把握背后靠的是什么,还得有那种文化的积淀和功底。”
其实,我的个人审美情趣与大家对我的性格认知有所差异。自小学习绘画和书法的我,平时喜欢看《典籍里的中国》这类文化节目。独处时,我也有安静的一面,一个人静静地翻阅书籍让我感到非常舒适。自我记事起,家里的长辈和邻居们都喜欢称呼我为小精怪或者开心果,因为我非常愿意将自己生活中的快乐和乐观的能量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我传递这份能量时,我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对我来说,搞笑并不是为了节目效果或者刻意给自己设计的一个标签,归根结底是要去真实地展现自己,真诚才是那把打动观众的钥匙。
我觉得少有女主持人走风趣幽默路线的原因,在于男女在彼此审美期待上的差异。在两性关系中,女生常常称赞男生的幽默风趣,但很少有男生会被女生的风趣幽默所吸引。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和观众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乐于展现自己的幽默,并且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喜爱。这种变化也为更多具有幽默特质的女主持人提供了发展空间,并且为观众呈现了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娱乐体验。
《典籍里的中国》是这次比赛中最大的挑战
对于我来说,比赛赛制带来的不可控就是一次大的挑战。其中,第二赛段“经典节目实战”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因为在这个赛段中,我面临了各种最不利的条件。无论是对战小组第一,还是抽到了一个在我舒适圈外的题目——《典籍里的中国》。
比赛规则要求按照第一赛段的排名抽签,与球赛类似,第一名对阵最后一名,第二名对阵倒数第二名,以此类推。当我知道要和小组第一名的王航进行对决时感到很崩溃。但后来我开始安慰自己说,那些在第一赛段表现出色的人就是为了在第二赛段有更大的优势。他们付出了努力,才能够拿到第一名。很快我就说服了自己。可就在我刚刚说服完自己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抽题了。
候场时,王航问我:“尚嘉,你想抽到什么类型的节目?”我回答:“当然是像《星光大道》《开门大吉》这种喜庆又适合我风格的节目。”王航却说:“我觉得我们能抽到《典籍里的中国》。”我心里想,怎么可能这么巧。结果抽签结果一出来真的就是《典籍里的中国》!尽管内心有些沮丧,但我还是接受了这个结果。
接着,我努力在不适合自己的题目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突破口。对于任何节目的设计我都会考虑与整个节目的调性是否相符,但绝不会失去自己的风格。我从前辈撒贝宁老师身上学到了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撒贝宁是一个幽默风趣的男主持人,在主持大型晚会和《典籍里的中国》等深度文化节目时,他依旧能保持自己的风格同时也符合节目的调性。所以,我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个人优势。在《典籍里的中国》的原版本中,撒贝宁老师扮演的当代读书人和王嘉宁老师扮演的主持人是两个不同的角色。于是我就想怎么才能在有限的三分钟内将这两个角色结合起来。我毕业于中戏,可能在表演方面有一定优势。最后,我将撒贝宁老师在当代读书人角色中展现出的对象感和情境感的表演,结合到主持人的串场设计中。我与屈原隔空对话的节目设计便由此而来,并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尽管最后的落点打动人心,但我希望在开场部分能够更接地气儿和年轻化。我并没有因为节目的深度而故作深沉。包括在未经剪辑的录制现场,我借节目开场词,与台上的王航进行了互动。我想,在任何即兴的现场表演中,都应该充分利用台上所有可用的元素。那么,既然对手就站在台上观察着你的表演,为什么不将对手融入舞台设计中进行互动呢?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比赛结果不重要,过程才重要
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空前绝后的幸运女孩。大部分的比赛中,抽签顺序都挺遂我愿的。但是2023年,从第一赛段到半决赛,我不是第一场录制就是第一个出场。
尽管在抽签方面运气不太好,但事后来看,这反倒是一种幸运。
我当时天天都在运用“精神胜利法”暗示自己,每天默念着:“凡事发生必将有利于我,万物皆可为我所用。”我告诉自己,无论结果如何,都是最好的结果。靠着这种“精神胜利法”,我硬着头皮站上了台。
朋友调侃说,你看有些营销号会介绍每个选手的出身背景,不是哪个电视台在职,就是哪个名校出身,而你只写了自己有5年的工作经验,显得你很神秘似的。其实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份在传统媒体工作的机会。然而,经过审慎考虑后,我觉得我的个人风格在新媒体平台上会有更多的展示机会。因此,我选择了投身到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而没有选择进入任何一家大型电视台。非常感激这5年来,我在纯市场环境中的历练。市场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炼金石,通过点击率和收视率来证明你表现如何,节目录制完之后是否还会有制作人、导演再来找你,也代表着未来,你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机会。
在这次大赛中,我常感慨,自己能够登上央视的舞台,与全国优秀的前辈、同行交流切磋,真的有些难以置信。
赛后,我还收到朋友发来的节目截图,他们调侃我说:“明明你是被淘汰的,结果你在那乐得眼睛都快没了。”是啊,每进一个赛段我都会开心不已。我会和朋友说,又进一步就已是一次成功。所以当我离开比赛的时候,我整个人都非常快乐。我始终坚信,比赛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