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任然
□ 乐丁
“我是大足娃,大足是我家,文化遗产地,我们热爱她。”1月18日,在重庆市大足区宝顶实验小学的操场上,石魂之声合唱团的孩子们正在排练本土原创歌曲《我是大足娃》和《朋友,请到大足来》。欢快的旋律、清脆的童声,尽展大足娃娃的文化自信。
美石美刻,大丰大足。大足石刻位于宝顶山上,历经1200多年,被誉为立体的《清明上河图》,世界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宝顶实验小学比邻大足石刻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
近年来,宝顶实验小学将大足石刻文化引进校园,全面实施石魂教育,通过馆校合作、景校互动,打造石刻小御医、石刻小导游、石刻剪纸小能人等特色石魂课程,让文物从岩壁上走下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师生生活。通过“开悟启智、育人向善”的教育故事,展现了大足区“一生一技一艺、一校一色一品”教育特色发展的学校案例,让儿童从大足石刻文化熏陶中学会感恩、孝善、敬畏、仁爱、担当和坚持。
镌刻石刻文化 打造温馨校园
在大足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来,宝顶实验小学根植石刻文化,着手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营造了浓郁的石魂文化氛围,将这所以留守儿童居多的学校,打造成“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的乡村温馨校园。
“尊敬的伯伯,我是开福班的李芮彤,我们班之所以叫开福班,是为了纪念原大足师范学校德高望重的画家高开福爷爷。他画的国画深受大足人民的喜爱,他一生爱生如子,培育了很多美术人才,曾获得重庆教育终身成就奖。”李芮彤开朗地介绍道。国梁班、隆平班、智凤班、天成班……所有班级的班名都是大足区历史文化名人,孩子们在探索班名故事中汲取成长的精神营养。
童声朗朗,石魂悠悠。石魂文化建设涉及校园每个角落,实现校园处处有故事可讲,处处皆为实践体验之地,处处彰显育人功能。在校园里,课外实践作业研究课题组的孩子们自己设计方案、制作预算,公开竞标,经历学校采购审批程序,亲自去批发市场采购,师生合作动手装饰新春的校园。
传扬石刻文化 我是小小导游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猫和老鼠》一定是你最熟悉的动画片吧?在大足石刻中,也刻有一组耐人寻味的《猫鼠图》,它带给我们的却是人生的大道理……”学校的“金牌石刻小导游”税明洁大方地为游客讲解起了石刻文化。
大足石刻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但一直以来,大足石刻的讲解词针对的是大中院校的学生和成年人。为了让少年儿童能够领悟大足石刻,了解其真正含义,宝顶实验小学和大足石刻研究院合作撰写了一套具有故事性、趣味性和科普性的少儿版大足石刻讲解词。
“大足石刻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刻中蕴含的慈善孝义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宝顶实验小学校长、区妇联执委刘圣萍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依托少儿版大足石刻讲解词,小导游们课内集中学、校内分组练、景区实战讲,在实践中增进对大足石刻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现在,小导游们每年为上千名儿童游客免费讲解《父母恩重经变相》《千手观音》等大足石刻经典造像。时逢传统节日,小导游们还会在景区开展送春联、制版画、剪窗花、做香囊等活动,让游客获得更美好的游览体验。
依托石刻文化 课程丰富多彩
在刘圣萍的主持下,学校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石刻小导游》,在大足区教委的大力支持下,该书升级成为大足地方课程,公开出版,并在全区推广使用。
该课程兼具石魂立德、石魂启智、石魂育美的功能,充分体现了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的特色,是宝顶实验小学石魂课程建设中的首批重点建设的课程。孩子们在校园接受石魂教育,在区妇联的指导下,石刻文化也纳入家长学校内容,孩子在家中相互讲述石刻故事,共同践行爱国奉献、孝敬父母、勤学敬业、廉洁正心等中华传统美德,让流传千年的良好家风在新时代家庭中传承发扬。
在“双减”背景下,宝顶实验小学以“石刻小导游”课程建设为切入口,衍生出石刻艺术版画、石魂之声合唱团、石韵舞蹈等校本课程,全面实施石魂教育,并将孩子们学习后的解说音视频作品、活动心得体会、习作或绘画、剪纸作品、摄影作品等成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创新活动评价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石魂教育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让他们产生了想走出去的动力,用自己的力量探索、丰富这个世界。”学校副校长姚用林告诉记者。
表现石刻文化 巧手创出新意
大足剪纸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平面剪纸来表现立体的石刻,承载了“世界石窟”的厚重文化。在制作剪纸前,老师们会给孩子们讲大足剪纸素材《究竟怜悯恩》《牧牛图》等造像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大足石刻的孝老爱亲、廉洁自律的思想理念,感悟“择一事 终一生”的“大国工匠”精神,带领石刻剪纸小能人学习剪纸技巧、感受非遗魅力。现在大足石刻剪纸和石刻艺术版画,已经成为孩子们送给远方客人伴手礼的首选,让文化漂洋过海吸引世界目光。
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化身“石刻小御医”,参与除尘清洗、注浆加固、文物补型等文物修复体验活动,学习文物保护和修复知识。在数字科技的赋能下,石刻小御医课程通过科普专家讲座、文物探秘、考古智趣小课堂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千手观音修复等大足石刻数字化保护成果,了解三维扫描及3D打印等技术,体验沥粉画制作,让文物“活”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文物保护的科技力量,同时也厚植了家国情怀。
“乡村孩子更需要好老师、好教育。”在刘圣萍的带领下,石魂故事课程开始在校园生根发芽,在石魂育英赋旁、石魂文化长廊下,孩子们自信地讲着大足石刻故事、大足历史故事,大方地展示着大足娃娃独有的风采。深受石魂精神浸染的一个个孩子被温暖照亮,深受石魂精神感染的一个个家庭更和谐美满。
石魂教育,开悟启智,育人向善。石魂教育正成就着每个孩子的梦想,让每个家庭看见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