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栏目:新春走基层

版面: 视点评论

为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赛事提供精准气象服务

“追风的她”守护十四冬赛场“风云”


    时少英(右)和预报员赵斐走上赛场感受风力。张奥光/摄

    王颖和同事交流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的天气信息。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1月30日一早,正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扎兰屯赛区参与气象保障的王颖来到金龙山滑雪场气象中心查看当日天气实况,在检验前一日预报时,发现了不寻常之处。

    “正常情况下,气温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今天早晨7点山底的气温是零下26.7℃,山顶气温反而更高,是一种逆温现象。好在这一情况,我们在昨天的预报中考虑到了。”

    王颖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台副台长、“十四冬”扎兰屯赛区预报团队负责人,是为“十四冬”赛事提供精准气象服务的工作人员之一。

    而作为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首席专家、“十四冬”气象服务特聘专家、内蒙古气象台挂职副台长,时少英也在扎兰屯赛区坚守多日。“山地气象预报一直是个难题。以扎兰屯赛区为例,山顶海拔高度582米,从赛道起点到终点的海拔落差200米左右,处于大气边界层的近地面层。这里湍流多,系统性规律很难找到,微尺度天气研判是一大难点。”时少英说。

    “十四冬”全面对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一场一策”“一项一策”,对赛事气象保障人员提出了极高要求。

    尽管面对的天气复杂多变,面临的挑战艰巨异常,但这些气象保障的巾帼女将用专业和敬业坚守一线,守护着“十四冬”赛场“风云”。

    “拿下”难以捉摸的山地气候环境

    2023年12月22日—2024年1月10日,2023—2024赛季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锦标赛暨十四冬资格赛在金龙山滑雪场举行。资格赛期间,共有5项赛程因大风和降雪原因推迟或延期。

    为资格赛做气象保障的正是王颖带领的预报团队。因为及时、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精细的气象服务,竞赛团队对预报团队建立了充分的信任。而预报员们在从被复杂多变的天气打击自信心,到慢慢摸清它们的规律重新建立信心的过程中,也克服了诸多不易。

    “一个山头一种天气”,扎兰屯的天气和河北张家口、北京延庆赛区完全不同,错综复杂的地形也总是打破常规的预报经验,加上团队大多数预报员初次预报山地天气,一开始,他们便遇到不少困难。此外,因为新增比赛项目,新建赛道和气象观测站,缺乏历史数据资料的积累,无法形成准确客观的预报指导产品,需要天气预报员具备非常强的预报功底和能力。

    扎兰屯赛区举行的都是雪上竞技类项目,对气象条件要求很高。扎兰屯赛区预报团队一共16个人,有5名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气象保障成员,平均年龄36岁。在这16人中,其中有9人为女预报员。

    在时少英看来,这是支老中青三代经验交融的年轻团队,团队刚建立,队员们就走遍赛道,了解山体地形、赛道朝向、气象观测站的位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快速成长起来。

    “早上5点,就已经有人起床,在7点前做好当天第一份预报产品。晚上7点,团队成员会准时聚在一起,进行前后方团队的会商,初步定好明早的预报结论。”时少英介绍说,在一天的工作中,他们会根据工作情况随时进行天气复盘总结、预报检验分析、交换意见经验,甚至有时候晚上11点还有人在学习。

    资格赛期间,成员们更是以决赛的标准提供预报服务,只为提前把全流程的工作演练和磨合好。

    就这样,尽管“身上担子重,压力大”,但预报员们不断摸索和总结,逐渐对当地复杂多变的天气有了很好的把握。

    传承气象前辈的钻研精神

    12月25日那天的天气尤其让人印象深刻。两天前,预报团队预报25日金龙山滑雪场将有降雪,降雪量1.4毫米。到了25日当天,降雪量为1.5毫米,仅有0.1毫米的误差,且降雪起止时间完全一致,让整个团队都非常兴奋。

    “从综合运用山地气象理论知识和对局地天气预报的经验,到系统性演练,再到及时与赛事竞赛团队的需求对接……成员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因此有了团队的整体提升。”时少英欣慰地说。

    在驻训期间,除了去雪场,其他时间,预报员们几乎没有离开过气象局。“虽然累,但不断加压的过程中,也是一点点提升自己的过程。”王颖说。

    在王颖看来,预报员们对自己的高要求来自气象前辈们的传承。2018年,北京冬奥会气象预报服务团队组建时,不少近50岁的专家和首席重新学习山地气象、英语、滑雪等知识和技能,他们的勤奋刻苦给王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没有人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想学,而是特别努力,有的晚上学习到比我还晚。”

    气象人爱钻研的精神让王颖很受鼓舞,也激励她要求自己去学习更多东西,承担更多工作。

    保障“十四冬”,准备好了

    温柔却有力量,不断学习和挑战自己的王颖,在提起女儿时,尽管想极力克制,但总会“破防”。2021年10月,参与北京冬奥会正赛气象保障工作时,王颖的女儿才5个月大。考虑到孩子太小,领导询问她的意愿,想到“2018年参加团队组建时自己和冬奥的约定,只有去到‘前线’,完成这件事,才能画上圆满的句号”,王颖咬咬牙,给孩子断了奶,来到了张家口赛区。

    “走的那天我很难过,但是觉得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半年没回家的时间里,因为工作压力大,加上思念孩子,最难过的时候,王颖会一个人默默躲在被窝里哭。但是哭完后,“内心也变得更强大”。

    这次在扎兰屯,王颖一待又是近40天,虽然家在呼伦贝尔,“相隔400公里,翻一座山就能到”,但王颖和团队成员都没有回家。每次想起女儿,她虽心感愧疚,但也无怨无悔。

    “十四冬”扎兰屯赛区开赛时间为2月15—26日。但王颖和团队成员正月初三(2月12日)就会提前到岗,全力为扎兰屯赛区做好气象保障。“回到家乡主场,我深感责任更大,我会和大家共同努力,保障‘十四冬’成功举办。”王颖信心满满地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