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发展周刊 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栏目:地方资讯

版面: 发展周刊 乡村振兴

墨香四溢 迎春纳福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杨娜 发自北京  2月4日,龙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杨坨村热热闹闹举办了一场“迎春纳福,赏民乐,乡村振兴,文化行”主题活动。

    村委会二楼活动室内,四面墙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春联和灯笼,工作人员为陆续前来参加活动的村民发放提前写好的春联和“福”字,另一边几位来自中华环保联合会生态文化与艺术工作委员会的书法家正在挥毫泼墨,为村民们现场写春联、送“福”字。

    “这是长寿福”“这是平安福”“这个‘福’字上面像个房子,把福气都留家里了”……几位书法家边写边向村民介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仅仅是“福”字就有100多种写法。书法家们根据村民的年龄和需求送上了写法各异、不同吉祥寓意的“福”字。给小朋友的“福”字旁边写上“福气多多”、为老年人的“福”字书上“健康长寿”、家有高考生的“福”字旁边题上“金榜题名”好彩头……村民们手捧着墨香四散的春联和大红“福”字,满脸笑意地拍照留念。

    中华环保联合会生态文化与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毅表示,该委员会是开展生态文化工作的专业委员会,希望借此次下乡慰问活动,为乡亲们送“福”,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

    活动的开展不仅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也唤起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第一个排队拿到“福”字的村民郭宝珠平时就“能写会画”。“最近我们潞城镇好几个村都组织了送‘福’字的活动,一听说我们村也有,我就马上来了。”她高兴地说,“希望今后村里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如果我们能学会写书法,将来可以自己写‘福’字、春联送给周围的村民,那就更好了。”

    60多岁的村民姚桂莲也在排队请书法家写春联:“虽然现在印刷的春联随处都可以买到,但缺少了亲切感和烟火气。”她还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村里房改了,家家户户分了两三套楼房,村民委员会还给大家统一交了社保。如今姚桂莲每月可领3000多元的“退休金”,她说现在每天都是好日子。

    正在现场忙活的康革新原先是北京市红十字会组宣部副部长,为响应北京市实施新一轮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作要求,不久前她主动请缨,作为第七批市派第一书记来到杨坨村。她表示,杨坨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今后广泛开展接地气、入民心的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丰富杨坨村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