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开工第一天 PDF版下载

版面: 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开工第一天

吉林家庭农场主于华

打造绿色循环模式 奔向红火好日子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李熙爽

    大年初九,吉林省东辽县凌云乡华宇家庭农场里人头攒动,一派忙碌景象。吉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农场主于华喜气洋洋地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介绍:“新年开工第一天,农场就迎来了两拨儿客户。一拨儿来自珲春市养牛场,来学习牛粪养蚯蚓的技术;另一拨儿客人来自黑龙江,来学习种养结合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

    换上工作服,于华带着记者参观农场的各大养殖区。“这里是养猪场,目前有400多头猪。2023年,我们突破传统养殖模式,将微生物养殖发酵床技术引入养猪场,让养殖无异味无污染、更加绿色环保。”

    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占地5亩的蚯蚓养殖区。广阔的黑土地上,一条条隆起的小土包格外显眼,这里就是蚯蚓的生活区。“猪粪、牛粪倒入蚯蚓养殖场,成为蚯蚓的饲料,蚯蚓的粪土制成有机肥,可以卖到1吨1000元。”

    “家庭农场能有今天,多亏了一次考察活动。”于华告诉记者,过去,养殖场牲畜粪便堆积如山,让她很是头疼。“2016年,我去湖北参加考察学习活动,被一张介绍牛粪养蚯蚓、蚯蚓粪种有机蔬菜的展板所吸引。”在深入学习相关技术后,于华回乡建立蚯蚓养殖场,不到半年时间,蚯蚓便将牛粪乱堆乱放、污染环境的问题解决了。

    “从此,循环农业的理念进入我的脑海,我运用蚯蚓养殖这一重要载体,发展绿色循环养殖模式。”随着循环农业产业链的完善,于华的农场转变为猪、牛、鸡、蚯蚓等多元化养殖体系,大幅度增加收入的同时降低了经营风险。

    绿色循环养殖模式,带来的是红火的好日子。经过多年发展,华宇家庭农场占地面积达到5.6万平方米。于华说,近几年,农场还成立了高素质农民教育基地,开办了接待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参与农耕体验的研学基地,“我们要把绿色循环理念传到下一代”。

    新年新起点,在甲辰龙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于华告诉记者,2024年她的发展目标是三个“新”。“推广‘土生土长土特产,原汁原味原生态’的发展新理念,发展以东北三省省会城市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市场为主的新销售体系,拓展新的合作伙伴与合作对象。”她说,“2023年华宇家庭农场接待了1万多名参观者,带动了160多家养殖场、村支部建立绿色循环养殖模式。2024年,我们希望‘华庭模式’能越传越广、遍地开花,带领更多农户自主创业、增收致富,立足小产业、做好大文章,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