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3月8日,春意盎然。上午8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六位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分享有温度、接地气的故事。
“现在各式各样的新鲜水果琳琅满目,作为一名果农,您觉得如何让水果插上科技的翅膀,种得更好、卖得更好,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提问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平谷区绿农兴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
面对记者的提问,岳巧云说:“前些年在合作社经营管理中,我逐渐意识到,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市场的需求。”
合作社机制不健全,产供销链条不完整、销售渠道单一、收入不稳定……为了破题,岳巧云多次跑到农贸市场、超市对接销售,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时,平谷区提出了“互联网+”工程,岳巧云抓住政策利好,火速开展“互联网+大桃”的电商营销模式,让传统合作社迭代升级。通过线上接单、合作社组织货源、物流配送销往全国各地。
“‘早上鲜桃在树上,中午在路上,晚上摆到餐桌上’,这种快捷的供销模式让我们的品牌越来越亮,桃子卖出了好价格。”岳巧云骄傲地说。
岳巧云的电商营销模式吸引了很多果农想尝试电商。于是她开设电商培训班,手把手地传授电商知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懂经营、懂电商的职业农民,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合作社成了国家级示范社,岳巧云也获得了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的称号。
发展总是会遇到波折。岳巧云分享了遇到的一次挑战,销售到超市的桃子被拒收,原因是几个表面光滑圆润的大桃切开后里面有虫子。岳巧云意识到,问题的根源是种植不规范不科学。于是,她带领大家组建了大桃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队,开启了绿色植保、防控、疏花疏果、套袋等多项标准化种植。经过不懈努力,标准化种植的大桃稳稳地站住了高端市场。
短短三年时间,这项规范化服务,服务了果农3000多户,果农增收2500多万元。“现在我越来越意识到乡村振兴的未来在科技。”岳巧云说。
近年来,岳巧云所在的合作社与农林科学院合作,创建了一个拥有9名研究员的“科技小院”,引进了博士农场、智慧农园、大桃优新品种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项目,不仅提高了大桃的品质,更为果农打开了科技创新致富新路,“我将继续深耕农业、扎根农村,和乡亲们一起,把桃子种得越来越好,用‘桃子+科技’,为乡村振兴作出一份贡献!”
“祝姐妹们节日快乐!”回答完提问,岳巧云和身旁的全国人大代表、吉林梨树凤凰山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手拉手送上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