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2024两会特刊 PDF版下载

栏目:强音

版面: 2024两会特刊

如何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女代表为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乡村振兴的未来在科技。”在3月8日的“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平谷绿农兴云果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岳巧云说。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乡村振兴”再次成为高热度话题。如何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出席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围绕这一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产业兴旺鼓起农民“钱袋子”

    作为一名“新农人”,来自东北黑土地的全国人大代表、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同样成为媒体的焦点。

    梨树县是全国产粮大县,采取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措施对黑土地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梨树模式”,近年来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大亮点。

    韩凤香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2023年,她的合作社流转土地产粮1200多万斤,比2022年增收30多万斤,总收入比2022年提高近40万元。

    “今年全国两会,我围绕建立大型农业合作社、大型农机具升级换代、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这些建议有助于推广‘梨树模式’的经验和做法,带领更多农户鼓足‘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来自山西的全国人大代表、吕梁市柳林县薛村镇小成村村委会主任马金莲,曾是一名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农村妇女。2016年,马金莲参加吕梁护工第一期培训,成为一名家政服务人员。打工挣钱后,她回乡创立家政公司,带动3000多名农村妇女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她也因此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兴旺。”马金莲表示,下一步将在设施农业和康养产业方面重点发力,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科技创新为乡村振兴赋能

    和岳巧云一样,全国人大代表梁倩娟同样认为“农业的未来在科技”。

    2013年,在广东打工的梁倩娟得知家乡甘肃省陇南市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便辞职回乡,投身电商创业,创办了自己的网店“陇上庄园”。

    “数字经济大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为产业发展插上了翅膀。”梁倩娟如今已是小有名气的带货达人。“不仅解决了部分农产品销路问题,还带动了不少姐妹投身到电商领域。”梁倩娟告诉记者。

    梁倩娟认为,农村电商的发展不仅仅是搭建线上销售平台,更需要建立健全的物流体系。政府可以鼓励企业投资农村物流网络建设,确保农产品能够迅速、安全地送达市场。同时,农民也需要接受相关培训,提高运用电商平台的能力。

    乡风文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风文明,好风气才有好日子。”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党总支书记王永兰认为,乡村新风尚需要正面引导、持续引导。

    独树村是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之一,全村以林果业和养殖业为主,是典型的种养结合农业村,梨、核桃、樱桃等水果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种植,村里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现在村里人‘攀比’评星。”王永兰告诉记者,独树村通过引导村民自治,开展和谐家园建设,家家户户评星,村民现在比谁家星更多、谁家更勤奋、谁家挣钱更多。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的建议和婚俗改革有关。“阜阳市作为总人口过千万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围绕以良好家风建设促进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杨善竑建议,通过加强党组织领导推进婚俗改革、强化典型示范弘扬优良家风、完善村规民约提升治理效能、注重文化赋能发挥春风化雨影响力,大力倡导婚恋新观念,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家庭观,把推进移风易俗与寻找“最美家庭”、评选“绿色家庭”、弘扬“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相结合,推出一批先进典型,实现以良好家风促文明乡风、助乡村振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