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军旗飘飘 PDF版下载

版面: 军旗飘飘

搏击长空,守护祖国大好河山

——三代女飞行员的追梦故事


    张潇正在登机。 张帅/摄

    李宛芯在战位做起飞前的准备。雷健/摄

    陈金兰为学员进行理论授课。王锐杰/摄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空军三代女飞行员陈金兰、张潇、李宛芯“同框”备受关注。她们出生在不同年代,却肩负着同样的使命。搏击长空、护佑苍穹,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贡献巾帼力量。

    矢志云天,逐梦远方。全国两会结束后,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邀请三代女飞共同述说对万里碧空的深情。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 涂卓林 丁文骏 王玉垒

    东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员张潇:

    “这是一份神圣而伟大的事业”

    全国两会结束后,张潇便立即投入飞行训练中,与战友围绕新型训练模式展开研究攻关。她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责任与使命同在,要把全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平时工作训练中去。

    张潇,新中国第八批女飞行员、空军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安全飞行1000余小时,曾参加过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先后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军优秀政治教员,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

    “作为一名飞行员,我觉得这是一份神圣而伟大的事业,每当驾驶战机从城市上空飞过,看着机翼下一片璀璨的万家灯火,那就是灯火里的中国,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张潇说。

    谈及下步的努力方向,张潇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正加快推进,人民空军转型发展蹄疾步稳,深化改革、使命召唤、装备升级、信息爆炸,对新时代革命军人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便早已将责任扛在肩上、把使命刻在心间,我一定要紧跟强军步伐坚定前行,为我们共同守护的蓝天,画出一道道砥砺奋飞的航迹。”

    在张潇去年的述职报告上,她写下这样一句话:“不足之处:在飞行事业上对自己要求不够高。”

    然而,过去的一年,张潇不仅高质量完成了日常飞行训练和警巡任务,还遂行跨区机动任务全程无失误,并与多种机型空地勤官兵广泛交流,对飞机软件系统升级提出建设性建议。此外,部队计划改装新机,她多次向组织表明自己积极配合改装飞机的决心。

    “恰恰就是因为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才会认为去年没有达到要求。”张潇所在大队的教导员说。

    和张潇聊起那次跨区机动任务,她立刻来了兴致,那是她所在部队的“蓝天四朵金花”首次共同参与的任务。“和姐妹们一起飞真的有种别样的兴奋,从前都讲‘妇女能顶半边天’,如今我们真的能驾驶战鹰飞上天,一起守护着祖国的蓝天!”与同样是女飞行员的战友一同搏击长空,张潇兴奋不已。

    战场不分男女,战争只有输赢。张潇始终秉持这样一个理念。在该旅,无论是男飞行员还是女飞行员,都自觉把此次机动任务中的高难课目穿插到日常训练中去,当任务来临时,一切操作早已烂熟于心,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为战育人志同行,铿锵巾帼心相印。”去年年底,东部战区空军“擎天东南感动人物”颁奖典礼的舞台上,张潇在颁奖环节,激动地为同为女性的某基地高级讲师杨婕递上奖杯。“无论是科研教育、医疗救护等保障领域,还是蛟龙入海、剑啸长空的战训一线,女性的身影同样坚定,女性的步履同样铿锵,胜战之责正在让更多的铿锵玫瑰傲然绽放。”张潇激动地说。

    花开九天云端,播种三尺讲台。作为单位兼职政治教员,张潇始终关注着年轻女兵的成长。在为某女兵连授课时,有位新战士发言时大胆坦露心声:“我要以您为榜样,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战斗员!”回忆起刚入伍时胆怯害羞的自己,张潇由衷地为年轻女兵的开朗自信而欣喜,她回应这名胆大的女兵:“既然大家以我为榜样,我更要肩负起这份责任,飞好,讲好。”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陈金兰:

    “飞行员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

    “参加今年全国两会,使我深刻地意识到,必须将学习的成效与部队备战打仗训练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优化战训思维,让飞行训练、远程投送等战训任务开展更加贴近于实战,更加适用于实战,更加有效提升我们的训练质效。”近日,刚刚参加完全国两会的陈金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与不同界别的代表委员互相学习和交流,令她受益匪浅,给了她很多启发。

    陈金兰是特级飞行员、新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空军首位运-9飞行女教官,安全飞行近8000小时,曾参加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朱日和”系列演习等任务。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陈金兰时常利用训练间隙开展调研工作,她驾驶战机与数十个部队联合训练,航迹遍布百余个机场,也为她充分调研提供了机会。每到一地,机关便是陈金兰的第一站,她也成了训练部门的“常客”,从计划制定到飞行实施,从任务部署到总结讲评,陈金兰通过细致入微的询问不断完善议案内容。

    入伍27年来,陈金兰先后执飞过六种机型,每一次改装无论对飞机还是对她都是一次蜕变,每当面对陌生的装备平台、全新的操作需求,她都拧紧“发条”,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业务本领,不服输的她,总会不断向困难发起冲锋。她也先后当选全国三八红旗手、西部战区空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进个人、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火炬手,荣获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我飞的是最先进的机型,必须拿出最认真的态度,努力成为最优的战力!”为了飞得更高、更好,陈金兰经常细致地总结飞行记录和体会,写笔记、翻书籍、问教员成了她的生活日常,这股拼劲、钻劲令周围人都对她无比钦佩。

    如今,陈金兰已然成为多型飞机机长,在扎实的理论支撑下,她对所飞过的各类机型无论是设备操作还是战法运用,都能“一看准、一招灵、一口清”。

    近年来,面对部队装备更新快、战法升级频、训练任务重、骨干力量薄的实际情况,陈金兰一直以冲锋姿态,奋进在强军路上,不断用实际行动描绘出部队战斗力攀升的航迹。

    作为一名飞行教员,在陈金兰看来,如何提高打仗型运输机投送人才培养质效,是她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

    “一流部队必须有一流育人模式”,陈金兰不止一次在大小会议上传达着自己的理念,并且通过实际行动不断优化着带教模式。训练间隙,一有时间她就会走进兄弟单位找不同机型的飞行教员进行交流,找寻提升培养质效的方法,不断创新部队人才培养、飞行训练和战法训法。

    在一次高密度的连续大规模兵力投送任务中,陈金兰带领机组连续多天高强度执行任务,不断刷新机组自身的纪录。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兄弟单位的一项做法也引起了她的重视,他们在保证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将正处于改装的新飞行员编排在机组中,让学员在飞行之初就嵌入任务中,既积累了战斗经验,也缩短了培养时间,这对陈金兰很有启示。通过一次次总结凝练,陈金兰不断改进着个人教学方式,提升带教质效,让学员们一到部队就进入战斗状态,用“实战”锤炼人才。

    “现在组织赋予我的任务是不仅要当好一名飞行员,更要当好一名飞行教员,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飞行学员,投入空军的建设之中。”陈金兰自豪地说着。

    “飞行员不光是一种身份和荣耀,更多的是责任和使命。”陈金兰说,“今后,我将提升多任务集成、多战场适应、多专业互通能力,加速远程战略投送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在加快建设一流空中战略投送力量的征途上不懈奋斗。”陈金兰说。

    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95后”女飞行员李宛芯:

    “向战而行,为战而飞”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科技与创新方面的成绩。作为一名飞行员,要主动地去适应新型装备所带来的变化。在训练方面,我们也需要做到大胆科学合理地去运用装备使人机一体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全国两会结束后,空军航空兵某旅某大队副教导员李宛芯向所在单位官兵分享参会感受。

    在李宛芯看来,作为部队的飞行员,更需要主动学习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事物,例如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只有不断接受、吸纳新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

    李宛芯是新中国第十批女飞行员,空军航空兵某旅某大队副教导员。自飞行以来,累计飞行700余小时。曾多次完成任务协转、空中运输、演习演训等大项任务。

    “我已经会驾驶五种型号的飞机。飞机型号不一样,要求掌握的技能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自己掌握更多飞行知识。”李宛芯说,她希望自己能够在不久的将来驾驶上更先进的运-20飞机,驾驭“鲲鹏”冲破云霄、直击长空,翱翔在更广阔的蓝天。

    对于第一次驾驶飞机的情景,李宛芯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次很美妙的经历,飞机翱翔在蓝天白云之上,正如歌声中所唱的那样‘我爱祖国的蓝天,云海茫茫一望无边,春雷为我敲战鼓……’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平时刻苦全面的训练,也就没有我第一次面对驾驶舱的平静。”

    当黄昏地面灯光慢慢亮起,飞机平稳着地,李宛芯说,那是最能触动她的场景。

    乐观、坚韧、不服输,这是战友们对李宛芯的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服输的劲儿,让她不断挑战自己,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

    “那是2017年,在首次单飞的穿云科目中,按照正常流程操作,我驾驶飞机刚起飞转弯时,突然发现地平仪出现故障,经过多次处置仍未恢复正常。”李宛芯回忆起一次飞行遇到故障时的经历,当时根本来不及想个人安危问题,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去解决问题,“如果能够解决故障,我就又多了一份解决风险的能力。”

    从梦想成为飞行学员到第一次驾驶飞机,再到如今熟练驾驭战鹰翱翔天际,李宛芯深有体会,一名飞行员首先是一名军人,军人只有两种状态:打仗和准备打仗。作为飞行员,更要永远保持冲锋的奋斗姿态。

    对于一名飞行员来说,不仅要加强自己各方面的技术战术能力,还要从原理上去了解所驾驭的飞机。李宛芯目前是一名在技术成长期的副驾驶,她说:“面对越来越先进、智能的战机,我会更好地学习先进飞行知识和理论知识,迎接未来一切挑战。”

    谈起这些年飞行感受,李宛芯表示,未来战场也是瞬息万变,对飞行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自己的成长速度能够跟上空军部队的转型发展以及未来战场对飞行员的要求。接下来我将尽最大的能力去提升技战术能力,让自己能够更好适应未来战场需求,向战而行,为战而飞。”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