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爱生活周刊 乐活 PDF版下载

栏目:乐活态度

版面: 爱生活周刊 乐活

假陪伴不如不陪伴


    ■ 张元

    前几天,一位家长加我微信,咨询了相关问题。我发现她的微信头像是怀抱着一把大大的吉他,于是就问:“你喜欢吉他吗?”她说:“孩子读小学时,陪他去上吉他课,自己也就跟着练了,弹得不好,入门而已。”这短短的几句话,有这么几层意思。

    一、她在主动陪伴孩子。二、她陪伴的方式是一起学习。三、她还很谦虚,说自己只是入门,但在我看来,学习任何东西,入门就不容易。这位家长是一位老师,但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懂得如何陪伴好自己的孩子。

    在是否陪伴孩子这件事情上,家长基本上分两类,一类是陪伴的,另一类是不陪伴的。

    先说不陪伴的,也分两类。一类是我把孩子交给学校了,那就得老师管,如果要我陪,还要老师做什么?还有一类是自认为什么都懂,尤其懂教育,直接否定现行教育体制的一切,张口闭口中国的教育体制不行,如果孩子的成绩不行,习惯不好,那就怼天怼地怼老师怼学校,唯独没有自己的责任。

    当然,陪伴的也分两类。一类是监督式陪伴,先设定孩子是个不自觉的对象,或者是犯了错误的,孩子做作业时,就坐在旁边玩游戏、刷朋友圈,时不时瞄上一眼,发现孩子走神就暴喝一声。

    另一类陪伴,就像文章开头的那位家长,孩子学习,自己也学习,学习的内容不一定和孩子一样,但一定是有助于自身提高的。如果学的东西和孩子一样,那么互动的机会就更多,交流质量会更高,如果学习的东西不一样,也不妨碍孩子对父母的认知:我的爸爸妈妈,是爱学习的人。这样的陪伴,才是高质量。

    家长通过自我学习,就会和孩子建立同理心,就会知道,要学会一点儿新的东西,特别是对小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困难。

    孩子不是智能机器,学东西输入程序就可以,也不是别的孩子都会了,你的孩子也必须会。要学好任何东西,除了天赋,关键在于花时间训练。

    要知道孩子刚开始练字有多难吗?你用左手去写一写就知道了。要知道孩子学习英语有多难吗?你自己去学一下法语就知道了。要知道孩子上课为什么不专注吗?你报名去上一堂培训课就知道了。有陪伴胜过无陪伴,但假陪伴不如不陪伴。

    做任何事情,要想轻轻松松获胜是不可能的,指望不陪伴,就能让孩子自行养成好习惯,那是天方夜谭。

    在幼儿、小学教育中,陪伴是必须的,这种陪伴,对孩子来讲是他律,对家长来讲是自律。对孩子来讲,家长的自律,是榜样,来自家长的他律,是规矩。在榜样和规矩的双重作用下,孩子才会形成自律。

    动物世界中,所有的鸟类,都是先带着孩子飞,陪着孩子飞,最后孩子才能单飞。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