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残特殊群体利益的侵犯,如何实施救济?如何预防风险?特殊群体利益的保护,不仅要靠他们自己,更要靠全社会的合力
■ 桂芳芳
不久前,一则“男子与智力障碍女子结婚‘吃绝户’卷走450万元”的新闻引发广泛热议。上海智力障碍女子婚后被丈夫“吃绝户”,导致女子的奶奶辛苦存下的450万元积蓄被洗劫一空,奶奶也因此郁郁而终。
实际上,这是对老、残特殊群体利益的严重侵犯,那么在婚姻法及继承法领域,可以如何实施救济?该如何预防类似风险的发生?
婚姻打破了生活的宁静
家住上海的傅女士患有轻微智力障碍。本和奶奶过着宁静的生活,尤其在2015年分得一套价值350万元的房子后,两个人的生活更是无忧。但是,邻居给傅女士介绍的相亲对象胡某打破了这一宁静。
一开始,胡某对傅女士和奶奶关心备至,呵护有加,傅女士对他渐生好感,也就答应和他结婚。但就在结婚后,胡某突然性情大变,逼迫傅女士让奶奶把房子卖掉,并在房子卖掉后,再次逼迫傅女士拿到奶奶的银行卡密码。胡某在得逞后,便逃回江西老家,在短时间内把银行卡上的450万元尽数取走。傅女士要求胡某归还钱款,但胡某在电话中表示,他没钱,也不可能还钱,甚至还扬言,“法院来找我也没用!”奶奶也因此郁郁而终。
现在可以怎么办?
胡某的行为是何种性质?是否涉嫌犯罪?傅女士是否可以以侵权向胡某索赔?
第一,奶奶的继承人可起诉要求返还财产。
从目前情况得知,男子在逼迫傅女士获得奶奶的银行卡密码后,再陆续从银行卡中转移钱财。那么,这些钱实际上都不属于傅女士,而完全属于奶奶。在奶奶死亡后发生继承,那么在没有其他遗产安排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法定继承由各位继承人继承。虽然傅女士因父母早亡,其代位继承为继承人之一,但是其丈夫并不是继承人,而仅仅是在法律上,在傅女士获得继承财产后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胡某作为继承人之外的人,将遗产转移,并尽数挥霍,已经构成对傅女士奶奶财产的侵害,继承人可以向胡某提起诉讼,要求要回相应财产。
第二,建议应尽快启动离婚程序。
婚姻向来是以感情为基础,这样的婚姻只能带来伤害,建议尽快进入离婚程序。
在证据搜集方面,如有往日的录音录像,可证明胡某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虐待家庭成员、私自藏匿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可在离婚中占得主要优势。
对特殊群体如何实施救济?
最主要的是,一切结束后,傅女士该怎么办?平静的生活又该如何重新开始?
第一,做好财产管理和风险预防。
首先,“鸡蛋不能装在同一个篮子里”。本案中,奶奶在把房子卖了之后,把售房款尽数存入一张银行卡,这就为心怀不轨之人提供了便利。因此建议,可以把钱分存到不同的银行卡。
其次,钱财不外露,关键信息和密码一定要保密。对于特殊群体而言,抗风险能力相对于一般人低,很容易如本案中傅女士一般“引狼入室”。所以,在平时,不要轻易向外透露自己的存款、房产等信息,同时保管好密码,也不要轻易告知判断能力较弱的家庭成员。
第二,如果要结婚,提前准备好婚前协议,并保持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隔离。
特殊群体的钱财来之不易,如果要结婚,更要准备好婚前协议,写清楚各自婚前财产的范围、归属,明确“婚前财产不因结婚而改变性质”。同时,要注意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隔离,比如将婚前财产转移到另一张银行卡,或者转移给其他信得过的亲人保管,以免出现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的混同。
第三,警惕生活中出现的“莫名其妙”释放长期善意的人。
并非建议特殊群体朋友们拒绝善意,更不是要劝阻大家不再释放善意,而是提示面对突然的、莫名的、毫无保障的善意,要提高警惕,更要谨慎进入婚姻,一旦出现不对劲的苗头,要及时止损。
同时,其他家庭成员也要多多把关,时刻站在旁观者视角提醒、预防,以免人财两空、得不偿失。
第四,选择好值得托付的监护人,设定监督人。
为特殊需要人群,我国法律规定了监护人制度。而如果没有法定监护人,应及时为自己设定意定监护人。为防止因结婚而发生法定监护最终导致监护人实际上伤害被监护人的情况,意定监护可排除法定监护,且可寻求专业的社会监护组织的支持。同时,还可为监护设定监督人,监督监护人义务的履行,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实际上,普通人在很多时候都难以识别伪装、及时止损,对于特殊群体而言更是难上加难。所以,特殊群体利益的保护,不仅要靠他们自己,更要靠全社会的合力,建立更完备的风险预警制度,构建更完备的监护及监督制度,进行财富风险管理和家庭风险的教育宣传,为特殊群体把好关、站好岗。
(作者系上海市律师协会婚姻家事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