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内蒙古乌海市持续开展“爱心阿姨”结对帮扶关爱服务行动

让困境儿童“心有人爱 身有人护 难有人帮”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好好学习,坚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做对自己负责、对社会有用的人。”张晓燕摸着小茹的头嘱咐道。听着张阿姨耐心细致的话语,小茹开心地笑了。这是前不久,记者在小茹家看到的一幕。

    3个月大的时候,小茹父母离婚,几年后,爸爸因车祸去世,无依无靠的她一直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4年前,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税务局的张晓燕,通过“爱心一对一”活动,结对佳和小区留守儿童小茹,成为一名“爱心阿姨”。

    结对后,张晓燕从柴米油盐到衣服文具,时刻惦记着小茹的生活学习情况。2021年,小茹的爷爷突然失语,让可怜的家庭雪上加霜。张晓燕想到家里和孩子说话的人更少了,她跑得也更勤了。在她的带动下,机关4名干部也积极参与进来,结对了赛汗乌素村两名留守儿童小涵和小博。

    乌海市妇联主席钱昕告诉记者,近年来,市妇联把开展“爱心阿姨”结对帮扶关爱服务行动,作为服务大局、服务儿童的有力举措。通过“一助一”“多助一”“多助多”等形式,开展一系列帮扶救助活动,使留守困境儿童切身感受到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我非常感谢张阿姨!她经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和我一起学习,在我最无助、困惑的时候,为我指明了方向。”收到“爱心结对卡”的困境儿童洋洋,道出了深藏内心许久的感谢。

    为加强“爱心阿姨”与结对儿童的沟通联系,乌海市妇联专门印制了“爱心结对卡”,让孩子和“爱心阿姨”有了心灵交流和传递爱意的平台。

    乌海东北商会会长杨红燕,是乌达区4个留守困境儿童的“爱心阿姨”。如今,杨红燕资助的一名孩子已经考上大学,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帮助,让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据了解,近年来,乌海市妇联深化结对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活动,结合实施“巾帼志愿关爱行”“春风送温暖”等主题活动,推动常态化关爱与假期集中服务有机融合。今年,在海勃湾区零工市场,联合有关单位开展了“把爱带回家——真情暖童心、相伴护成长”关爱活动,正式启动了2024年“关爱零工子女”寒假儿童服务行动,为市司法局、电业局、市女企业家协会等单位的“爱心阿姨”,统一发放了结对卡。组织“爱心阿姨”陪同结对女童,购买羽绒服、棉裤、运动鞋等,切实为女童解决生活贫困、亲情缺失等实际问题,促进孩子健康成长。通过结对帮扶,使孩子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去年以来,乌海各级妇联组织共慰问留守困境儿童50名,结对27名,发放慰问品近3万元。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