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家庭周刊 PDF版下载

版面: 家庭周刊

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本期做客专家

    陈艳,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三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著有《教养孩子的21个怎么办》等书,参与编著《家校共育服务指导师培训手册》《三宽家长教程》等。

    Q:

    我儿子读初二,是个非常贴心的孩子,亲朋好友都羡慕我有个暖男。生活中也确实如此,儿子经常对我嘘寒问暖,逗我开心。但是,我感觉他上中学后行为、语言有些叛逆,有时说话故意和父母作对,即使父母都是为了他好也不领情,还经常说我们很烦人。我知道青春期的孩子会逆反,却感觉好难熬,打不得、骂不得,憋屈得很。请问,我们该怎么应对孩子的叛逆?这么下去孩子会不会走歪路?

    子扬妈妈

    A:

    子扬妈妈,你好!

    青春期叛逆很普遍。你的孩子由暖男到逆反,你有些担忧是很正常的,能够理解。咱们先了解一下青春期孩子的特点。有研究显示,青春期孩子是逐渐成熟的身体顶着一个“不成熟的脑袋”,具体表现出如下特征:

    他们生理上要面对陌生的、逐渐成熟的身体和强烈却羞于启齿的欲望。心理上想独立,却又不得不依附于父母和家庭,在家庭中无决定权,甚至连知情权都没有。想参与社会,却对社会一无所知。一些认为无比重要的事情,事关自由与尊严,在父母眼中却只是矫情和好笑。想要星辰大海,每天却只能面对无尽题海……

    孩子之所以变得叛逆,是因为那些无处发泄的情绪所致。家长是孩子最亲的人,也是孩子唯一可以发泄情绪的对象,更需要对青春期孩子的某些不如意的行为多些包容和理解。

    青春期叛逆的类型

    青春期叛逆有几种类型,你需要判断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种。

    暴躁型。对父母、老师的要求剧烈反抗,经常跟父母吵架或发脾气,有时跟父母冷战。

    沉默型。不愿跟大人沟通,对事情漠不关心,对父母的话没有反应,不喜欢跟老师接触。

    阳奉阴违型。表面上赞成父母的要求,父母说什么都答应,但是,其行为表现却依旧我行我素。

    正确认知叛逆

    叛逆并不意味着孩子的本质不好或未来会误入歧途,你需要对此有客观、理性的认知。

    第一,叛逆对孩子未来发展很重要。叛逆意味着孩子开始独立思考,有了辨别意识,是一个人真正长大成熟的必经之路和重要标志。

    第二,叛逆是生理成熟、思维能力提高的表现。孩子讲话内容合情合理,甚至把家长驳得哑口无言,表明孩子思维缜密,能挑出家长言语中的漏洞,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表达,说明孩子正在从言语上走向成熟。

    第三,叛逆是不良情绪的发泄途径。初中生有学业压力、同伴压力、家庭压力,这些压力所导致的不良情绪需要一个发泄渠道,叛逆正是孩子发泄的途径。

    第四,叛逆是对人际关系调整的一种适应。孩子由此表明自己不再是孩子,希望和父亲进行男人间的谈话,告诉母亲自己不再是过去的乖宝宝。

    叛逆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

    家长和孩子相处时,哪些方式更容易导致孩子叛逆?

    家长干涉过多。这会让孩子感到自由越来越重要,并要争取更多自由。太强势和啰唆的家长极易导致孩子走向叛逆。

    家长言行不一致。这会强化孩子坏习惯的形成,也导致家长话语权的消失,进而出现亲子沟通障碍,使孩子产生叛逆行为。

    溺爱孩子。溺爱使孩子拥有的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偶尔得不到满足就会表现出叛逆情绪。

    所以,你需要自我反思,找出原因,调整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孩子的状况就会好转。

    与叛逆孩子的沟通技巧

    你要看到他叛逆背后的积极因素,重新构建亲子关系。

    互惠原则。想让孩子同意自己的要求,先学会主动让步。

    让孩子自己权衡利弊。给孩子几种选择,让他自己决定怎样做。

    读懂孩子的“不知道”。对孩子的“不知道”,你需要了解儿子的小心思,是真不知道,还是你的问题太幼稚他不愿意回答?或话题太私密,孩子不想说?

    总之,叛逆是青春期孩子身心发展的正常表现,当你理解了孩子叛逆背后求关注、求理解、求尊重的需求,自然就能找出和孩子沟通的方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叛逆期。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