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发展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两会热词

版面: 发展周刊

深挖“新质”性别红利 激发“她动力”价值追求


    ■ 孙颖

    自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地方考察调研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这一概念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向。特别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政府年度十大工作任务之首,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那么,新质生产力究竟“新”在哪里?如何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性别内涵、特征及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出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是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更高效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其根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说,共享性、人民性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需要坚持创新、包容、开放、平等的原则,坚持性别平等,注重挖掘“新质”中的性别红利。

    从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构成来看包括:新型劳动力、新型劳动资料和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力是新质生产力最具活力和能动性的主体,是创造运用新型劳动资料和开拓新型劳动对象的关键所在。而女性在劳动力要素中占据着半边天的地位。因此,如何培养提升女性劳动力的素养和技能,尤其是数字时代下如何使女性劳动者及时掌握先进技术、迅速融入新发展业态,将更多的女性劳动力培养为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力就成为发展好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

    在新型劳动资料方面,以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等为代表的新型劳动工具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新型劳动资料推陈出新的过程中,一是要注重发挥科技领域“她力量”的作用,鼓励更多的优秀女科学家投身于新技术的发明与创造;二是要注重提升新型劳动资料的性别友好度,鼓励发明创造更多适宜女性劳动者掌握和使用的新型技术和新型工具。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广运用一些符合女性劳动者操作和认知习惯的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避免因技术工具创新带来新的“性别技术鸿沟”。

    在新型劳动对象方面,新质生产力主要是不断拓展产业深度和宽度,一方面通过颠覆性技术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拓展新业态,发展新领域,拓宽产业边界。在发展新业态方面,要注重近年来兴起的“她经济”趋势。根据埃森哲数据显示,中国拥有近4亿的年龄在20岁至60岁的女性,每年支配着近1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支出,庞大的体量足以构成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如何开发更多符合“她消费”偏好的新业态、创造更多“她友好”的产品供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新型劳动对象的关键举措之一。

    由此思考,新质生产力既包括新产业,也包括老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大量的老产业而言,通过产业互联网完成数字化转型,会是一条重要的发展路径。而新产业在布局初期,要通过组建产业互联网来增强全球竞争力、提升产业价值。当下,无论是流行的宠物经济、旅游经济还是颜值经济,女性已成为消费主力,新质生产力可通过增强短视频、直播等新业态的“包容性”,形成全新的产业生态和商业模式,如悦己型智能制造、共享经济和女性友好平台经济等,渗透吸引更多女性参与其中,激发“她动力”更高的社会认同和价值追求。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经济学院)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