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据说继“i人”和“e人”之后,“淡人”成为2024年一种新社交人设,许多年轻人自称患上了“淡淡综合征”。跟积极热烈、性格外放的“浓人”相反,“淡人”的精神面貌是淡淡的,感情是淡淡的,工作是淡淡的,甚至对待人生大事都是淡淡的。很多人表示自己成为“淡人”之后,在工作上不卷了,社交变得更简单了,转而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观照自己,重新认识、提升自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淡学”,这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保全自己的策略,是不拧巴、不内耗的本事。无论何种场域都能用稳定的心态面对一切,可谓一种人生智慧。
世界是多元的。每天拥有饱满的热情,对生活有持续不断的好奇心,这是“浓人”探触世界的方式。也有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始终保持淡然的心态。无论“浓淡”,如何更好地分配个人的心理能量是关键。
每一个流行符号、标签之下,或许都涌动着年轻人对自我独特性与价值感的探索。很高兴看到年轻一代开启“淡淡”模式之后,将目光转向具体的生活以及自我成长。他们确认了安顿身心的方式,不再内耗,不再情绪当先,更加注重边界感与内心的秩序感,从而保有选择之自由、生活之底气。
人生路途如待描摹的画卷,最好不过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愿我们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退一步有一步的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