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芳
忙时有序,闲时有趣
20+的时候走出校园参加工作,对一切都很新鲜,充满好奇心,工作有激情和魄力,晚上常常边听歌边在电脑前忙工作。30+的时候意气风发、野心勃勃,也想做出点成绩,也遭遇不好相处的上司及难打交道的工作伙伴。40+的时候开始看淡工作,责任心还有,能力也不差,但工作已成了养家糊口的标配,不能放弃但又不会投入全身心。
上班认认真真干活,下班快快乐乐生活,终于获得了有限的自由。心如止水,平淡如菊,就这样,工作生活处理起来得心应手,不争,不抢,不急,不恼,就觉得挺好。(摸薯条的鱼 北京 40+)
甩掉表情包,找到生活的支点
30岁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积蓄,加上无房无车无婚无孩,人生轻盈得像春风里的蒲公英。所以在工作上,有事说事,回复信息用得最多的就是“嗯”“ok”“好”。不再像以前那样在结尾加“哈”,或者加表情包来缓和气氛。当“淡人”就得上“淡”班,如果自己不在生活中拥有其他支柱点,确实很容易抑郁。(阿k 广州 30岁)
淡一点,慢一点,按自己的节奏走
当大四的儿子正经八百说:“妈,我也许会谈恋爱、也许会结婚、也许会生小孩,但更大概率是不。”这话若是在十年前听到,我想我肯定会跳起来找各种理由说服他。如今听到,我说:“嗯,好的,你觉得快乐幸福就好。”作为50+的人,我想我应归属“淡人”吧?淡一定,慢一点,按自己的节奏走,接受一切,为自己而活。我学会了拒绝很熟悉、曾经同频但现在不共振的人,生活产生最大的变化是我可以不用再敷衍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找寻内心真正的快乐,感知幸福能力不断提升。(新月弯弯 岳阳 50岁)
淡人不会患“怒路症”
上下班高峰期我都开车。被人闪灯按喇叭插队超车,统统释怀一笑就过去了。怒路症?不好意思,淡人们已经Next Level了。从愤怒暴躁,到绝望,到释怀。我告诉自己,哎呀,别为难自己了。生活已经很苦了,还要自己折磨自己吗?我让你们不就好了,总有轮到我的时候。(阿严 佛山 24岁)
减少朋友数量,减少内耗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维护友情弄得心力交瘁,后来我发现减少朋友数量,降低朋友聚会,其实能很好地减少内耗。成为“淡人”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哇,原来生活如此简单”。不用再去猜测舍友的居心,也不用再为了关系的和谐勉强自己干点什么。不陪笑后,对我笑的人都变多了。(阿飞 深圳 30岁)
接受“淡”才是四十岁后的人生
酒局上不喝酒、不劝酒、不吹捧领导,全场专心致志干饭。准确地说,四十岁后开始全面“淡”下来,回归家庭,把心思花在陪娃读书、种花种草上。四十岁之前,我是一个感情很浓的人,敢于期望、敢于付出也不怕失败。四十岁后,慢慢拉黑了一些人、疏远了一些人、遗忘了一些人。也认真反思过,一件好衣服、一个昂贵的包带给我的快乐,真的不及一本好书一杯清茶。于是接受“淡”才是四十岁后的人生基调。
(不吃萝卜不操心 四川 43岁)
除了过好自己的生活,其余的都不重要
“你连大不了都能接受,就没啥大不了的了。”自从去年换了工作后,我的“淡人”精神彻底释放出来了。从忙碌的私企HR经理摇身一变成为一家公办幼儿园的行政岗,薪水自是跳水,心态也大不一样。现在的我再也不用以身作则,不用打鸡血画大饼卷来卷去。我可太喜欢这种感觉了,专注自我,关心自己内在的感受,减少他人对你能量的消耗。我开始有更多时间陪伴自己,看书追剧看纪录片听音乐,每一样都带给我满足感和幸福感。(风信子 深圳 3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