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协同教育 PDF版下载

栏目: 中国女教师

版面: 协同教育

叶彩娟 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学生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董颖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的北京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四中),因其学生成绩优异和拥有众多知名校友而闻名全国,这里每年有约300人次在各类竞赛中获奖,96%以上的高三毕业生高考成绩达到重点大学录取线。有人说:考进四中,相当于一只脚已经踏入了清北。

    叶彩娟是四中高二年级的年级组长、第二支部书记,数学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进入四中后,她在学生身上倾注了很多关爱,也从学生身上收获颇多。

    培养杰出的中国人

    面容清秀、笑容可掬的叶彩娟是学生文章中的“小仙女”,也是“叶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叶彩娟有着清晰的思路和逻辑,在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时,她又极具洞察力和亲和力,深得学生与家长的喜爱。

    “我很幸运,遇到的家长都特别好,很支持我的工作。”2022年叶彩娟升任年级组长,此前多年她担任班主任工作,她所带的班级历年来均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两项主要职责,对于考进四中的尖子生来说,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他们最需要的?这是叶彩娟从教以来一直思考的。“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四中的孩子也和其他孩子一样,比如,同样是听课,有的学生课堂效率很高,有的需要课后再琢磨才能掌握课堂所学。”叶老师认为,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作为老师,我们也要不断思考和进步,有没有更简洁的解题思路和更多的解题方法?因为这些孩子可能会提出很难的问题,需要我们准备得再充分、深入些。”

    叶老师带班特色是不仅关注学习,也关注学生一生发展的基础——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她希望孩子们不是一时优秀,而是有长久的耐力,所以,以多种方式陪伴和鼓励学生们打好身体基础,同时,她也时刻不忘四中的育人方向——“培养杰出的中国人”。“我们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非常重视孩子品德、视野、格局的培养,不管学习成绩多好,自私或者对周围人冷漠的学生,在我们这儿都不能被称作优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既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有各种生产生活场景的实践经历与学习体验。去年6月5日至9日高考周期间,叶老师当时所在的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生们分组奔赴54个社会实践地点,开展为期一周的以“看·见”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这项活动,叶彩娟和老师们策划、实地考察,筹备了四个月,旨在让学生走出去,亲身体会不同的行业,学会尊重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自身职业理想。

    到餐厅实践的学生问:“老师,我们以后又不会做这样的服务性工作,为什么让我们实践呢?”叶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确实,你们以后不大可能去做洗碗、上菜的工作,但是,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让原来不可能有交集的陌生人变成与自己一起共事过的哥哥、姐姐,更能感同身受基层工作者的辛苦,能大大提高你们的责任意识,种下一颗你们想要为这些人更好生活而努力的种子。未来,小到在餐厅吃饭时对服务员多些理解和尊重,大到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这些人的痛点,一切可期。”

    “这些孩子今后大部分可能会成为国家栋梁和各行业的重要人才,培养好他们的品德和情操,是对整个社会负责。等到我们这代人老了,正是这些学生成为中流砥柱的时代。所以,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放心把未来交给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叶老师深感责任重大。

    老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学生可能只是老师的1%,但他是父母的100%,因此,做老师要真心对待每个学生,这是叶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从初做老师到成为优秀班主任,再到年级组长,她的初心一直没变。

    一位毕业生给叶老师写了一篇文字,文中描写了当年她参加高考后,因为对自己的发挥很不满意而感到心灰意冷。当时她给叶老师发信息倾吐了许多负面情绪,没想到有一天晚上,这位学生正在参加学校的“自招课程”,无意间抬头,发现叶老师站在教室门外注视着自己,坚定地微笑和信任的眼神给了她很大的力量与感动。“叶子的目光很烫,烧得我的眼眶都有辣意,我能感觉到她还在那里,但脖子却僵硬得不能再抬头。”因为当时叶老师在高考阅卷组有任务,本无暇回学校的,这突然的出现让学生记在心里很久很久。

    听学生讲起这件事,叶老师深有感触,这只是她做教师以来很平常的一件事,也是很自然地一次牵挂与关心学生,早已淡忘了:“我因为不放心,所以回学校看看学生,没想到给了学生这么深的印象和力量。”

    这件事也让叶老师感到,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可能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让孩子感受深刻、记忆良久。教师平时和学生交流千万不要因为不注意而伤害学生。现在的学生们很敏感,作为老师,叶彩娟也非常注重心理学知识的储备,用科学的方法和关心来呵护和引领学生。

    叶老师做班主任时,工作重心是学生和家长,如今担任年级组长,她的工作对象还多了教师队伍。角色的转变让叶老师有了更多思考,教师岗位固然责任重大,但是教师也是普通人,既有生活压力,也有家人要照顾,她希望社会能对教师多些理解和包容。只有身心健康,才有好的教育关系,这不仅仅是指学生,也包括教师。某种程度上,爱护教师也是在爱护学生。

    作为教师,今年40岁的叶老师正值最好的年华,她为身在四中感到自豪,也常常为学生们感到骄傲,每每看到毕业生回来,了解到他们在大学和社会上依旧努力而优秀,叶老师都欣慰不已。希望自己带过的孩子们,能一直优秀……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