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发展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院士访谈

版面: 发展周刊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王志珍鼓励女性永攀科研高峰——

“让她们在科学殿堂里熠熠生辉”


    ·人物简介·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崔安琪/文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杨睿/摄

    “与全球科技女性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女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王志珍在2024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上发表精彩演讲,分享了她科研之路的坎坷与收获,并深情地呼吁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女性参与科技创新营造更加公平、友好的氛围。

    全球紧密相连,科技蓬勃发展,女性力量熠熠生辉,共同引领科技创新的新纪元。如今,越来越多的女科技工作者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她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科技领域的巾帼传奇,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男人能干的事情女人也能干”

    王志珍是一位在中国科学院辛勤耕耘了60年的科技工作者,也是一位坚韧而幸运的中国女性。她从小耳濡目染新中国培养出女飞行员、女火车司机、女科学家等杰出女性的事迹,这些女性在不同领域的成就深深地影响了她,让她坚信男人能干的事情女人也能干。

    王志珍大学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在一大批优秀教授的精心培养下,她毕业后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开始了她的科研之旅。她和团队成员在中国科学家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重要创新工作的基础上再出发,在“闯荡”蛋白质折叠新领域的过程中,王志珍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酶——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并揭示了其新的性质和潜在功能。这一发现与传统的认识相悖,甚至与某些权威人士的断言不符。然而,面对严峻的考验,王志珍铆足了劲儿,带领团队用实验进行观点验证。

    当时,国内实验室的基本设施较为匮乏,国际上先进实验室已经普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在国内还很少见。面对困难,前辈科学家们给予了王志珍巨大的鼓励和支持:“好的科学家应该依靠创新的思想、聪明的实验设计、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因热爱而穷追不舍的坚持来克服困难。”在这样的指导下,王志珍团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生物化学的特长来弥补分子生物学的欠缺,设计了多套新颖的实验方案。这些实验产生的翔实数据有力地支持了关于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结构和功能的新观点。

    王志珍团队连续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如今,40年过去了,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仍然是王志珍实验室的研究对象之一。王志珍对该酶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发现了其“多才多艺”的特性和许多以前未知的生物学功能。目前,王志珍团队正在不断探索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在健康、衰老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并努力开发其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应用潜力。

    打破性别壁垒,科技创新才能持续发展

    在研究之路上,王志珍不仅追求科学真理,更对科研环境有着深刻的洞察。她明白,为了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必须打破性别壁垒,为所有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平等的舞台。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体验,王志珍表示:“目前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社会环境来克服落后思想和不正确的观点,鼓励更多女孩子学习科学和技术。”只有这样,科技创新才能迸发出更加强大的活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提高女童入学率的目标已基本达成。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女性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流失并非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而是在研究生阶段开始显现,她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路径似乎存在着一条“漏管”。此外,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也指出,尽管在教育领域性别平等有所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和就业中的性别分化会自然而然地减少。这些情况提醒我们,要实现男女平等,不仅需要教育的推动,还必须重视并应对文化和社会偏见所带来的影响。

    “同等条件至关重要,女性不需要照顾,需要在同等条件下受到平等对待。”王志珍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例如允许孕哺期女性延长项目周期,增加女性专家在评审中的参与度,放宽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等。这些举措为更多青年女性科技人员提供了获得项目资助和开展基础研究的机会,尤其为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女性科技领军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这些政策受到了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欢迎,而政策落实后的实际效果也已经开始逐步显现。

    王志珍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我们需要大力宣传女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激励更多女孩投身科学技术的学习,让她们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和无限可能,不仅可以飞向宇宙,还能深入几万米的深海探索未知。”未来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女性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在科学的殿堂里熠熠生辉。

    女性科研奋进,自立与创新并重

    女性该如何看待并发挥自己的科研优势?“女性最重要的,就是要相信自己。”王志珍认为女性在智力上与男性并无生理上的差异,反而在细心、耐心以及韧性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如此,女性通常对自己设立更高的标准,并展现出更为自律的态度,这使得她们完全有能力创造出卓越的工作成果。在王志珍的实验室,如同其他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一样,女学生占据了大约半数的比例。

    每当被问到“家庭和工作的合理安排和科学平衡”等问题时,王志珍总是回答:“家庭的事情应当是由全家而不只是由女性来解决。”女性不要被“女主内男主外”的落后传统思维束缚,更不能跌入“做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误区,而要立志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独立精神、独立地位的现代女性。“希望女孩子以阳光的心态、健壮的体魄、科学的生活方式,为追求自己的热爱、兴趣和理想坚持奋斗,同时得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支持。”王志珍说。

    如果说王志珍这一代人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勇往直前,那么如今,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则为当代年轻人吹响了新的集结号。对于女性科技工作者和学生而言,这不仅预示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还为她们指明了更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她们既有能力也有机会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书写科技创新的新篇章。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