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和县塔什艾日克镇光明村芒孜兰木·阿皮孜的家里,她正在用手轻轻理顺养女阿依加玛丽的头发。这是芒孜兰木照顾养女阿依加玛丽的第三十四年。1990年5月的一天,芒孜兰木在马路边发现了一个汉族残疾弃婴,她毅然将孩子抱回了家。
当天晚上孩子哭闹不止,紧紧蜷缩的四肢无法活动,眼睛也无力睁开。芒孜兰木和丈夫米吉提·阿不都带着孩子四处寻医问药,一晃就是3年,他们还为这个汉族孩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阿依加玛丽,维吾尔语意为“像月亮一样漂亮”。
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当时家里已有3个孩子的芒孜兰木被迫将3岁的阿依加玛丽送到了福利院。当晚,她和丈夫回想着和养女的点点滴滴,辗转反侧。第二天一早,彻夜难眠的芒孜兰木和丈夫一大早就赶到了福利院,看到他们后从未说过话的阿依加玛丽竟奇迹般用维吾尔语大声喊着:“爸爸!妈妈!”虽然含糊不清,却让芒孜兰木泪如雨下。
当天把阿依加玛丽接回家后,芒孜兰木和丈夫商量收养孩子的事,米吉提·阿不都也同意妻子的想法,第二天他们就去新和县民政局办理好了收养孩子的手续。
这对善良的夫妇,无论生活如何艰难,还是将最淳朴的爱意倾注到阿依加玛丽身上。勤劳的丈夫把家里家外的活全包揽了,让芒孜兰木一心照顾阿依加玛丽。由于阿依加玛丽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生活不能自理,芒孜兰木每天都要按时给她喂饭、擦洗身子、换洗衣服……就这样,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
然而,1996年12月,丈夫米吉提·阿不都因胃癌不幸撒手人寰,这对芒孜兰木来说无疑是天塌地陷。年仅6岁的阿依加玛丽紧紧依偎在芒孜兰木身边,年幼的她不停地和芒孜兰木说着话,希望能用这种方式给予妈妈力量。
家人的关怀让芒孜兰木逐渐从打击中走了出来。后来,芒孜兰木用卖羊的钱,把阿依加玛丽带到乌鲁木齐市做了3次手术。经过芒孜兰木的不懈坚持,几年后,奇迹出现了,阿依加玛丽的脖子、四肢渐渐可以活动了,这让芒孜兰木无比惊喜。
新和县塔什艾日克镇宣传委员古丽阿依先木·艾合买提说:“我非常敬佩芒孜兰木,三十多年如一日,她让我看到一个母亲是坚毅的、无私的、伟大的。”
2016年,芒孜兰木被评选为新疆民族团结模范,在乌鲁木齐领奖后受邀到北京参观,并在天安门广场拍照留念。在随后的几年里,阿依加玛丽将那张照片放在身旁,每天都要看一看。
当问及阿依加玛丽有什么梦想时,她笑着说:“我想上学、想走路,想带妈妈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