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凌漪
在四川话中,有一个有趣的俚语叫“耙耳朵”,调侃男性“怕老婆”,对妻子非常顺从的现象。
其实,在很多川渝男性心目中,这不是害怕,更不是贬义词,而是丈夫出于对妻子的爱与尊重,以及对家庭和谐的注重,愿意“将就”妻子,让她开心快乐。
在川渝地区,很多男人在家勤快,做家务、带娃样样在行,许多男人还是厨艺高手。他们认为,厨房的活儿油烟重,又脏又累,妻子更适合美美哒!一些男孩从小就被父母长辈教育:“不会做饭娶不到媳妇。”所以,从小就开始学习厨艺,练习做家务。
在川渝地区一些“坝坝席”——川渝地区农村特有的传统民俗盛宴上,有些中年大叔穿着不同花式的围裙,从搬桌子上菜到收洗碗筷,全程参与,并且觉得是理所当然。在他们看来,男人穿围裙做家务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反而幽默地表示:这是川渝男人的“战袍”。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认为,川渝地区的“耙耳朵”现象除了丈夫出于对妻子的爱与尊重外,也与女性本身的性格,以及对家庭的贡献有关。
川渝女生性格大大咧咧、豪放耿直、独立自强、事业心强,很多开店的、做小生意的,甚至是一些体力岗位都有女性,比如,在重庆开出租车、送外卖的有不少是女生,对家庭的经济贡献不亚于男性。2023年的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就有一位来自重庆的外卖女骑手廖泽萌,大家都说她既是能独自换几十斤电池的女汉子,也是爱美爱生活的女孩子。
此外,川渝地区不流行彩礼,婚姻大多以感情为基础,女方父母没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种思维。年轻夫妻对双方父母均同等赡养,过年期间一起看望双方父母,很少为来去谁家过年发生争执。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当下,“95后”“00后”逐渐步入恋爱、婚姻阶段,一些习俗在淡化,一些在发生改变。但无论如何,伴随着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社会风气的整体提高,年轻人对性别平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观念越来越强,婚姻家庭关系也在朝着更平等、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如果把一个家庭生活比喻为一曲合唱,那么,男性和女性就好比其中的不同声部,相互配合,才能唱出美妙悦耳的歌儿。双方只有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多调整自我心态,家庭生活才能甜蜜欣喜、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