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健康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健康提醒

版面: 健康周刊

气短、常咳嗽、咳痰,常见症状易麻痹,夏季即应早干预

吸烟、二手烟、油烟,女性也会得慢阻肺


    ■ 徐慕瑄

    接诊张大妈的情景,显示了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很强的隐匿性。未见其人,先听到了一阵剧烈的咳嗽声,落座后张大妈说:“大夫,给我开点消炎药吧,我这是老毛病了,咳嗽、咳痰,上楼梯有点喘,开点消炎药就行。”大妈的叙述,让医生觉得并不是那么简单。检查结果显示,张大妈被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慢阻肺,不像癌症、心肌梗死一样令人闻风丧胆,也不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家喻户晓,但它目前是全球三大死因之一。它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潜伏在人们身边,以平均每分钟2.5个人的速度夺走人们的生命。中国肺脏健康研究(CPH)显示,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6%,男性为11.9%,女性为5.4%,而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3.7%。同期另一项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了与CPH研究相似的患病率:在40岁以上成人患者中,估算慢阻肺的患病率为13.6%,男性为19.0%,女性为8.1%。随着人口老龄化,慢阻肺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预计将持续上升。在过去20年里,对慢阻肺的重视日益增加,未来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慢阻肺严重时,憋气的痛苦无法想象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其病理学改变主要是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通常与显著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相关,遗传易感性、异常的炎症反应以及肺异常发育等众多的宿主因素参与发病过程。慢阻肺和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临床表现可以类似,诊断标准也有重叠,但治疗策略不同。

    如果有长期吸烟史,经常咳痰,要警惕慢阻肺病,这是因为慢阻肺病会导致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增多,痰为白色泡沫或黏液性,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转为白色、黄色或绿色的伴有特殊气味的脓痰。常见的慢性咳嗽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在其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严重的病症。呼吸困难早期仅于剧烈活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甚至休息时也会发生。

    随着病情的进展,呼吸困难可能会越来越严重,人体感受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变得更加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疼痛面前有英雄,憋气面前无意志”,慢阻肺病发展严重时憋气带来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有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哪些人容易患慢阻肺

    40岁及以上人群;长期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或)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人群、(可疑)慢阻肺人群;哮喘、可疑哮喘、气道高反应者;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者;先天性肺发育不良;儿童期反复的呼吸系统感染史等;常暴露于生物燃料及厨房油烟等室内及室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有慢阻肺家族史者等。

    近些年,慢阻肺的防控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全国50%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便携式肺功能仪器,为慢阻肺的早筛查、早诊断打下了建设的基础。有以上症状的人,可以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机构进行肺功能的筛查,咨询医生,避免延误诊疗。

    肺功能检查能准确诊断慢阻肺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患者需要测量血压,肺功能检查则是慢阻肺诊断的“金标准”,也是慢阻肺的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监测、预后及治疗反应评估中最常用的指标。

    检查的方法主要是患者听从操作者的呼吸指令,在肺功能机上用力吹一口气。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1次肺通气功能检查。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王辰院士指出“慢阻肺病发现和不发现是不一样的,早干预和晚干预也是不一样的。越早发现越早开始干预效果往往越好,这样能够减少疾病的急性发作、减缓病情的进展。不能忽视平常的咳痰喘症状、40岁以上的朋友应把肺功检查纳入体检项目、慢阻肺病越早治疗获益越大。”

    预防慢阻肺做些什么

    戒烟能够改善慢阻肺的进展,延缓肺功能下降速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改善工作居住环境,从事相关工作的人群需要做好职业防护,减少油烟、有害烟雾和粉尘的吸入,减少室内外的空气污染;同时,减少职业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的暴露。

    注意生活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情,提高自身免疫力。慢阻肺患者适当做有氧运动、积极的肺康复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在秋冬季到来之前,可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预防疾病发生。避免接触其他呼吸道感染患者。(作者系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