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视点评论 PDF版下载

版面: 视点评论

贵州仁怀“强组兴村”工作队女队员查患排险冲在前

汛情当前,她们无惧风雨护家园


    九仓镇街道社区“强组兴村”工作队妇女队员开展沿河巡查。九仓镇党建办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 吴芮

    地处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的仁怀市,每年六七月份都会迎来汛期。近日,当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天气,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在防汛一线、田间地头,仁怀市广大“强组兴村”工作队女队员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巾帼责任与担当,不断筑牢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堤坝。

    为推动乡村振兴、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2年3月,仁怀市整合镇村干部、农村党员、热心群众等力量,建立起1730支“强组兴村”工作队、选派队员13480名,其中,女干部、女党员、妇女群众代表等队员5000余名。此次汛期,她们帮助宣传防汛预警信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成为防汛救灾的重要力量。

    “今晚天气预报可能有暴雨,大家屋前屋后多看看,山上坡下多查查……”正入户走访的美酒河镇两江村“强组兴村”队员陈小美收到雷电黄色预警通知后,立即回到村室拿上小喇叭,化身汛情“宣传员”,开始走村串户宣传。

    “我们每天都会在村民组微信群发布预警信息和防汛救灾知识,叮嘱群众务必时刻关注村民组微信群,如有重大险情,第一时间联系村里。”为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同样的话,陈小美每天都要向群众嘱咐很多次。

    “感谢工作队这几天的宣传提醒,昨晚我才能及时发现房屋后堡坎开裂,并在工作队的帮助下顺利转移到安全区域。”群众会上,两江村村民陈宗刚感激地说。

    两江村“强组兴村”工作队坚持早预警、早研判,通过入户宣传、微信提醒、车载“小喇叭”流动广播等方式,全覆盖宣传到每家每户,做到了无人员伤亡。

    “接防汛办通知,未来几小时我村会有持续性强降雨天气……”正在吃晚饭的喜头镇双丰村“强组兴村”队员陈进珍收到最新气象提醒,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练就的敏感性,让她意识到必须马上去地灾点看看。

    不出所料,由于近期连续强降雨,大岩组地灾点山体有落石风险。“我在这里守着,防止群众车辆进入危险区,你抓紧向镇里报告!”陈进珍大声向同行的队员说。

    由于提前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工作队及时联系专业人员处置险情,大岩组地灾点安全隐患得以顺利解除。

    通过“人防+技防+物防”三重措施,加密频次检查和应急排险,喜头镇双丰村“强组兴村”工作队已累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23次,组织险情处置8起。

    “接上级部门通知,杨家园水电站即将泄洪,请顺兴村蔡塘组做好地灾点周边群众安全转移工作。”接到防汛办通知后,三合镇顺兴村蔡塘组“强组兴村”队员蔡素连忙拿上雨伞,往顺兴村蔡塘组方向赶去。

    “黄嬢嬢,黄嬢嬢,快开门!这几天强降雨不安全,喊上叔叔,抓紧跟我走。”走到黄之容家,透过窗户看到两位老人还在家里看电视,蔡素着急地敲门朝里面喊着。

    “别怕,我带您去安置点。”“慢点下车,我扶您……”这是蔡素在转移地灾点群众时,说得最多的几句话。前往安置点的路上有不少小型滑坡,多处道路被水淹。车进不去的地方,她就深一脚浅一脚踩着黄泥浆走到群众家里,将他们搀扶上车。

    争分夺秒来回奔波2个小时后,终于将23名群众顺利转移到松田小学安置点,早已筋疲力尽的蔡素这才稍微松一口气。

    据了解,进入汛期以来,仁怀市5000余名“强组兴村”工作队女队员积极参与防汛救灾工作,开展防汛宣传1000余次,覆盖20万余名群众,组织安全转移群众800余人次,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