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家庭周刊 PDF版下载

栏目:家校社共育

版面: 家庭周刊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

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 李晓叶 裴方圆

    初二女生小王是寄宿生,聪明、有组织管理才能,但是,最近经常上课睡觉,成绩下滑。班主任及时介入,发现其父母离异使小王产生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对此,班主任与小王深入交流,了解其成长环境和内心的真实想法,肯定她、鼓励她;同时又与其父亲沟通,提醒他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如何在家庭发生变故时关注孩子的变化。经过一次次沟通,小王的状况明显好转。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妇联、区教育体育局扎实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探索协同育人新路径。区妇联主席刘毅飞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去年9月,永年区第三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学校)被确定为河北省“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试点项目”学校。

    培训教师、家长,提升指导能力

    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先后制订家校社协同育人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家长学校工作制度等。同时,在家校开展多次专题调研,制订方案,解决共性及个性问题。

    学校重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培训及赋能复盘活动,自学、共学双向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培训率达100%。广大教师掌握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与家长形成合力,教育引导孩子。

    学校改进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通过“学生成长档案”100%建设,引导、鼓励学生反省自身不足,寻求改进方法和途径,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通过公开课、讲座,提升家长能力

    学校开展线上线下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线上家庭教育视频公开课,组织家长学习;利用学校公众号制作“知子花开 一起向未来”专栏,解决家长的教育难题,截至目前共更新24期。有针对性地召开家庭教育专题培训、法律培训、安全培训等,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掌握科学的方法。同时,健全三级家委会,开好家长座谈会,聘请热心委员从事家长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认识。学校还要求每名教师走进家庭,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将解决经济问题、学习问题、思想问题、心理问题有机结合,鼓励学生拼搏奋进,励志成才。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提升家教能力

    学校开展了关爱学生幸福成长活动、经典诵读活动、太极拳文体特色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提升能力,还利用节假日开展亲子植树、亲子祭扫、亲子户外徒步等活动,如组织七、八年级部分学生及家长到革命军事展览馆参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亲子活动。宋天悦同学的父母亲均在北京打工,接到通知后,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活动。宋天悦爸爸说:“感谢学校用心组织这样的活动,希望孩子在今后生活学习中能发扬革命传统,将来为国家作贡献!”

    家校社协同育人任重道远。刘毅飞表示,永年区妇联、区教育体育局将进一步完善项目体系,深化细化家校社协同育人。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