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凌燕
“大家知道柜子里摆的都是哪种类型的毒品吗?有谁知道这种做法是什么类型的诈骗吗?”“我知道,我知道!”同学们高高举起一只只小手,兴致勃勃地与警官互动。
这个暑期,杭州市萧山区“未来警校”开展了“护航青少年成长”系列活动,14天接待30场,共计1078名青少年,这里已成为青少年社会实践的“网红打卡地”。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成立于2021年8月的萧山区“未来警校”截至目前已接待190个家庭求助,帮助29名青少年脱离网瘾,调解青少年纠纷76起,接待参观1.8万余人次,累计开展各类活动460场。这些工作数据背后,离不开萧山区公安分局瓜沥派出所和共建单位的不懈努力。
“我们本着‘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聚焦普法活动、安防体验、禁毒教育等各项工作,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瓜沥派出所的民警徐洋对记者说。他是“未来警校”的倡导人,也是浙江省模范人民警察。
部门联动 共绘爱苗护航“同心圆”
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积极筹建,“未来警校”由萧山区公安分局牵头,联合区妇联、区教育局、区关工委、区禁毒委等14家单位共同建设。为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未来警校”公开招募老师、律师、督导师等志愿者,并为他们颁发聘书,与他们签订授课协议。目前,已聘请44位督导师作为主要师资。
“这些部门涉及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徐洋表示,“未来警校”联动多个部门,通过专题研讨、座谈会等形式,在课程设置、师资招聘、规范运行等方面群策群力,共同制定计划,助推计划落地,“有了他们的力量输送,‘未来警校’可以更好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7+X”课程 拓宽育心树人“新路径”
“徐警官,我想再玩一次。”这样的声音在“未来警校”里此起彼伏。安防体验馆作为“未来警校”的“金字招牌”,内容包含了反恐宣教、反诈宣教、禁毒宣教、模拟消防、CPR急救、火场逃生等模块。
“安防体验馆有很多AR体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青少年在互动体验中掌握法律知识、保护自身安全,小朋友们每次来都兴高采烈,能在里面玩一两个小时。”一位参加暑期“护航青少年成长”活动的家长这样说。
除了安防体验馆,“未来警校”还有包括学法创造营、青春修炼册、冲浪控制室等在内的7个固定课程,以及小小讲解员、禁毒小达人等X个实践活动。
随着少年儿童成长问题的变化,“未来警校”应时推出“创新产品”,例如“冲浪控制室”教学课堂。“老师分析的网瘾成因,我们家都能对上号,根子还是在大人身上。”听完《家庭关系重塑》课程后,小博(化名)的父母触动颇深。
聚焦回访 筑牢成效保鲜“防护墙”
如何更好地筑牢青少年“防护墙”,实现长效长治?据徐洋介绍,“未来警校”的“制胜法宝”就是做强“三大支撑”:通过“未来警校回访端”小程序,制作标准化课后回访问卷,简化回访流程,数据显示,家长认为课程对青少年的正向影响高达98.93%;通过阶段性回访,实时掌握宣防对象状况,将其思想状态、行为举止、法律素养等信息纳入数据库,分析“问题”青少年特征及对应“问题”类型,为授课工作提供参考;运行期间,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通过活动协办、专题讲座、网络直播等形式,广泛收集建议,让社会资源丰富“未来警校”的工作内容。
回访中,家长们纷纷表示:“非常棒的体验,让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很有教育意义。”
据悉,“未来警校”创办三年来,立足青少年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尝试一条引导青少年未来健康发展的社区警务创新之路。“我们将不忘初心,不断开拓护航青少年成长工作的新局面。”徐洋笃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