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耿兴敏
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相约服贸 遇见未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2024年服贸会”)倒计时媒体吹风会上获悉,2024年服贸会将于9月12日至1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和首钢园区举办。今年服贸会主题为“全球服务,互惠共享”,继续设置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旅服务,教育服务,体育服务,供应链及商务服务,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健康卫生服务,环境服务等专题,其间将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展览展示、洽谈推介、成果发布等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2024年服贸会进入倒计时阶段,经过精心设计“打扮”的首钢园区也展现出更漂亮和充满现代时尚的迷人风采。
工业遗存可持续利用,当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首钢四高炉遇到现代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四高炉会展综合体功能完备
夏末秋初的北京,艳阳高照,晴空万里。蓝色的天空和漂亮的白云让人不禁心旷神怡,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首钢四高炉雄伟壮观。
据介绍,今年首钢园区升级成为“新型聚落式”展会空间,建于1969年的首钢四高炉“变身”为今年服贸会的1号馆,其工业风貌与现代展馆的融合将成为今年服贸会新地标。
首钢四高炉于1972年10月15日投产。1992年原地扩容大修后,高炉容积扩大到2100立方米,每年炼铁200万吨,是首钢第一座2000立方米级的现代化大型高炉。
进入新世纪,在生态发展的大背景下,首钢实施战略性搬迁调整,四高炉于2008年1月5日正式停炉。
新时代新征程,首钢园区也焕发出新风采。
如今,四高炉、热风炉及主控楼等附属设施已整体改造为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会展综合体,并将于2024年服贸会全新亮相,成为服务城市会展功能的工业遗存可持续利用新亮点。
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设计总监于华介绍,改造后的高炉本体共三层:首层为展厅,二层为展厅及会议空间,三层为多功能空间。同时,高炉本体东、北两侧分别改建成为新的展厅和千人大会议厅,与高炉本体相通,打造成为集展览、会议于一体的京西城市会客厅。
据了解,四高炉改造项目地上建筑面积为3.45万平方米,分为四高炉本体及A、B两个展区, A、B两个展区可合并使用,形成一、二层每层约1万平方米的完整展览区域;二层千人大会议厅多功能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可按需求分成3个单独空间或整体使用;三层为与会展需求配套的多功能空间,可根据需要灵活使用。
工业风貌与会展功能完美协调
记者在首钢园看到,服贸会的会展群与群明湖、滑雪大跳台、钢铁高炉等首钢园标志性景观交相辉映,丰富的工业遗存风貌与现代展会实现完美融合。
据介绍,此次改造保留了四高炉本体原有的工业构筑物及炉芯。外墙采用深灰色铝板和玻璃幕墙,从城市道路视角上,完整还原了原有构筑物的宏伟体量。
四高炉内部通过改造可满足会展功能需求。由于新增展览部分体量较大,设计者们将一层设置为稳重的基座,二层外墙后退,周围设置露台,不仅满足了疏散要求,还有效消减了整体体量,进一步凸显了四高炉本体的特色。
二层展览部分的体量和材料则延续一贯风格,使整座建筑与服贸会的整体效果协调一致。高炉一层会议门厅主入口选用仿铜不锈钢板材料,展厅主入口采用仿铁锈色的铝合金单板,展厅入口近人尺度幕墙选用磨光面芝麻灰干挂石材,整体提升了建筑品质。
四高炉会展综合体室内设计整体风格简约稳重,呼应高炉原有刚劲雄伟的工业建筑语言,充分利用原有钢铁建筑结构、构造和混凝土基础,减少表面装饰,突出结构美。千人会议厅的一层门厅和二层前厅以炉芯为核心,展现工业遗存原貌风格,侧重通过熊熊火焰的钢铁炉芯照明和暖黄色的高大环形罩棚灯光营造出会议高效简约又有高炉联想的空间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后的四高炉,作为兼顾展览、会议、办公等多业态综合建筑,其各业态使用时间差异化大,且作为提升国际化的窗口建筑,因此,对配套机组提出了高标准、高效运行的要求。
为达到“双碳”示范性项目要求,四高炉内冷机机组均采用一级能效。机房区域为单独开挖建设,在满足冷量区间和检修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机房面积。各区域有单独使用需求,在场馆不使用时可停止供冷,只有会议厅使用时低负荷正常运行。
此外,四高炉南侧外立面大屏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采用低功耗、高能效的显示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时注重大屏的可回收性,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工业遗存建筑是首钢园鲜明特色,四高炉的更新改造是首钢园蝶变发展的最新力作。下一步,首钢园将继续以传承文化、延续历史记忆、营造首都特色风貌为原则,不断提升改造,赋予工业遗存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