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网红”项目,找刺激更要顾安全
近日,广西崇左德天瀑布景区登高观瀑魔毯项目发生故障,致1死60伤,引发关注。据“崇左发布”通报称,事故发生后,当地成立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组。目前,该项目已停止运营。据相关媒体报道,事发时,飞天魔毯正在向上运送游客,魔毯突然停顿半秒就开始往下滑,前后人群因为惯性都撞在一起,下面的人也都堆在了一起,当时左右两侧的挡板也破了。
近年来,为了吸引游客,不少景区和游乐场通过引入漂流、水上魔毯、水上吊桥、高空索道等设施打造了惊险刺激的“网红”项目。然而,在游客获得全新体验的同时,部分“网红”项目也因为安全保障不到位而引发事故“翻了车”。此次魔毯项目发生故障导致1死60伤再一次提醒我们,寻求惊险刺激的游玩体验无可厚非,但一定要将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而景区和游乐场更要遵从安全第一的原则,把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做到位,让游客乘兴而来,安全而归。
“旅游委屈奖”有新意也有诚意
8月12日在河南新乡,一名男子发视频称在一家饭店门口倒车时,被店家收取费用。13日,薄壁镇人民政府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核实,绿丰园农庄存在收取游客20元的行为,对其作出停业整顿的处罚。河南宝泉旅游区也发布声明称:决定对该游客给予“旅游委屈奖”1000元进行弥补,在2024年任意一天可畅游宝泉。
景区为游客设“委屈奖”,既有新意,也有诚意,体现了当地对游客的尊重和关心,这样的创新做法值得点赞。此举不仅可以让当事游客感受到温暖,也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好感。真诚才是必杀技。宝泉旅游景区之所以能够赢得网友好感,说到底是用实际行动体现了负责任的态度,展现了真诚待客的姿态。这对各地景区都有学习借鉴的意义。
刻意制造“甲醛焦虑”,该严惩!
近日,央广网记者调查发现,室内甲醛检测乱象丛生,部分甲醛检测机构教唆加盟商用调控检测仪及控制显色液滴数的方法造假,将合格报告改为不合格,通过制造“甲醛焦虑”诱导消费者购买其“治理”产品,以此牟取暴利,然而经治理后甲醛的含量也并未达标,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专业手法教唆他人作假,刻意制造“甲醛焦虑”以达到销售产品牟利的目的,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会造成甲醛机构行业口碑的崩毁和信誉的受损。众所周知,甲醛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甲醛检测机构本应为消费者守好居家入户的“健康关”,但不良商家蝇营狗苟,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对于这样的害群之马,相关监管部门必须重拳出击予以严惩,以免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乱象。
王恒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