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项倩:

擅啃“硬骨头” 在经侦战线绽放“警”彩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景韵润

    “第一次参加北京市妇代会,我备受鼓舞。”在前不久结束的北京市第十五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法制处执法监督科科长项倩作为女警代表,与来自首都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的妇女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妇女儿童事业献策献力,一起话心声、谈期待。

    大会结束后,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接下来,我要在改革创新方面贡献力量,啃硬骨头问题、破卡脖子难题,为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推进‘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不忘初心 为民服务有温度

    “我出生在军人世家,从小的梦想就是当军人当警察。”2016年,项倩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并取得法学博士学位,2019年,拥有经济刑法学博士和北京市选调生双重身份的项倩,作为专业人才调入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法制处工作,如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2022年,一名报案人举报他人触犯10余项经济犯罪罪名,项倩回忆道,“接待民警列出需要提交的证据清单后,他无法提供任何证据,却仍坚持认为指控属实,要求公安机关立即受理。一来二去,报案人对公安机关的误解越来越深,矛盾愈演愈烈。”

    这件事引起了项倩的思考,究竟如何更好地搭建起警民沟通的桥梁?为此,她与同事前往人民检察院、公安相关部门进行多轮调研论证,撰写了《常见多发经济犯罪案件报案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在其中详细列举报案人需要提交的证据材料。“现在,这本《指引》已经在全市推广了,大家都说《指引》的内容细致全面,正是报案人员和民警所需要的。”

    2023年,为了以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式为群众答疑解惑、回应急难愁盼,北京市公安局经济案件侦查总队建立了全国首家省级经济犯罪案件受案中心。在这里,项倩与同事们总结制定了1000余项判定规则,并一起推动研发了受案评估系统,还建立起“一师一家一员”工作室。

    项倩介绍,“一师一家一员”工作室邀请领域专家、律师、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力量在现场为报案人员提供法律帮助。“目前我们已经累计接待了200多人,群众满意率基本是100%。”

    护企优商 助力高质量发展

    今年年初,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推出便民利企10项工作指引,其中,在服务群众和企业方面,推出5项工作指引,并提出建设企业“联系群”“服务站”。4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经济案件侦查总队“警企服务联络中心”在法制处揭牌成立。

    “为了建立起警企联系的绿色通道,我们在大型产业园区或者龙头企业中建立警企服务站,并配备警企服务联络官。”项倩介绍,“我们的初心是拓展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渠道,以便快速回应企业诉求,争取在24小时内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我们计划在北京多个产业园区和高新企业建立260个‘警企服务站’,每月进行普法宣传,定期组织开展警企恳谈会,将警企服务站落实到位,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项倩表示,接下来,她将和同事们用“公安温度”优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

    改革创新 勇担使命任务

    经济犯罪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开展经侦法制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背景知识。2020年,国内洗钱犯罪形势严峻,项倩接到了向全市经侦系统民警培训授课的任务,如何才能把晦涩的概念讲解透彻,让民警有所收获,这对于项倩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准备过程中,项倩查阅大量资料,翻阅各种裁判案例文书,主动向专家教授、检法部门相关人员,以及有经验的老民警请教,最终将案件来龙去脉、构成要件、法律定性一一串起,为全体民警上了一堂极具实践指导价值的普法课。

    一堂堂普法课程,一条条办案指引,一个个服务站点,生动地诠释着项倩为人民服务的从警初心和她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今年3月8日,项倩被公安部、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7月,她又作为代表参加了北京市第十五次妇女代表大会,这都激励着“85后”的她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创新工作方法,“接下来,我会继续编写完善报案指引,同时立足大数据,对便民服务终端进行升级改造,继续推进‘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项倩说。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