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庭周刊 家庭建设 PDF版下载

版面: 家庭周刊 家庭建设

自信与谦虚并不矛盾


    ■ 白璐(北京大学医学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作为世界级盛会,奥运会无疑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很多家长也以此为契机,教育孩子要勇于拼搏、不怕挑战。但另一个大众热议的内容也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不少人发现,年轻一代回答采访问题时和老一代运动员谦虚谨慎的语言风格不同,新一代运动员中出现了一些“神发言”,比如在游泳赛道中大放异彩的潘展乐,在接受采访时的回应是:“比赛已经结束了,冠军是我们的,不满意的应该是别人!”

    面对类似自信的发言,也有反对声音:应该保持中国人谦虚的美德。在这一点上引发更多争议的是女子100米栏运动员吴艳妮,她打破了大家对传统运动员的认知,比赛时画上美美的妆,开场亮相也别出心裁,接受采访时语言大胆犀利,常被网友吐槽成绩不佳但花样很多。但其实对于亚洲人来说,吴艳妮在100米栏中的成绩已经非常亮眼。但很多家长也会纠结,如果我的孩子性格自信张扬,发展好可能会被大家喜欢,但如果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是不是会惹人非议呢?

    其实,自信和谦虚从不矛盾。自信是内核,谦虚是表达方式。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发现,自尊自信的个体往往更容易获得更高的成就和人生的幸福,也更有能力规避风险。在近几年的咨询中,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被情感控制或被朋友带坏。比如一位妈妈发现女儿对好朋友的话言听计从,甚至被这个好朋友网暴后依然选择原谅,和她继续交往,这让妈妈非常不解。在后来的咨询中发现,这位妈妈从小对女儿采取打压、批评式教育,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不止一次在妈妈面前说自己很差劲、很自卑。而好朋友给了这个女孩肯定和重要的情感支持,这是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一直缺失的部分,因此哪怕对方曾经伤害过她,她也会选择原谅。

    所以,越自信的个体,才越有能力在情感上不被人控制,因为他不用依附于别人来获得自我价值,他本身就是一个很棒的个体。这是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培养的。而培养自信,家长要在生活中及时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并明确反馈给孩子。比如,他笑起来很有感染力;他特别会关心人,他会在妈妈生病时照顾妈妈;他特别有学习能力,会收集资料解决问题。

    当然,家庭教育也要面对问题,这时我们采用的方法非常重要。比如,孩子因马虎错了题,我们可以跟孩子讲:“这次考试你考得很好,很多知识点都掌握了,但有两道题是因为马虎错的,你觉得下次有没有什么办法避免这样的事呢?”这样的表达肯定了孩子的努力,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促进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既能帮助孩子慢慢思考学会解决问题、获得提升,又不会破坏孩子的自信感。

    再回到文章开始提到的关于自信和谦虚的争议。其实,谦虚与自信并不矛盾,如何引导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并且不在意他人的看法,坚守自己的内心,是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