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妇女工作 PDF版下载

版面: 妇女工作

当好中非交流合作的“青春使者”

——本报记者专访三位非洲女留学生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亚菲

    初秋送爽,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始于2000年的中非合作论坛迄今已走过24个年头,中非之间的合作成果丰硕,越来越多的非洲学生将中国视作留学首选目的地,极大地推动了中非之间深化互信、拓展合作、增进友谊的进程。

    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近这些在中国学习的非洲女留学生,倾听她们在中国求学的成长故事。

    被中国魅力所折服

    “我现在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国际关系专业,是一名研究生,将来我想成为一名外交官。”凡妮来自非洲南部的博茨瓦纳,讲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记者交流毫不费力。

    来中国留学前,凡妮就曾到过北京旅行。“当时是十二月,我跑去爬长城,给我冻得呀!”凡妮用俏皮的话语和记者讲述初次来北京时的趣事。当时的她没想到几年后自己会选择到北京留学深造,并深深地被这座城市的魅力所折服。

    凡妮选择来中国读书是受到了中国朋友的影响,这位到非洲做生意的山东朋友给凡妮讲述了中国的美好,让她迫切渴望到中国感受这份美好。“当时,中国大使馆在波斯湾有一个政府项目,机缘巧合之下,我通过申请得到了来中国留学的机会。”最终凡妮动身前往中国求学。

    和凡妮前往中国留学的路径不同,来到北京之前,格巴扬已经在尼日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担任高级行政秘书,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援助发展中国家学历学位教育项目,于是,2023年9月格巴扬来到中国开始学习。

    蓬松的卷发,黄紫相间的裙子,格巴扬就像她的打扮一样充满朝气。目前,格巴扬是中华女子学院的国际硕士研究生,选择了女性领导力与社会发展专业。

    在中国这一年,格巴扬选修了汉语课程。“汉语言学习对我来说非常有趣。”在课堂上,老师不仅用教材进行教学,还会教学生们通过学习歌曲歌词来掌握中文词语。“有时候,老师会讲中国的历史故事,或者在课堂上带着我们写书法、画国画。”格巴扬边说边配合手势演示,她说自己还学习了太极拳……

    同样在2023年9月来到中华女子学院的还有来自冈比亚的希赛,讲起话来文静而略带害羞。

    “因为对于女性领导力等专业很有兴趣,所以最终我选择了这所学校。”希赛告诉记者,来华前她是英国热带病研究院(冈比亚分院)的医学实验助理,经常能接触到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新动态,因此对于来中国求学十分向往。

    五光十色的留学生活

    2019年,凡妮来到北京后遇到了疫情。远在异国他乡上网课的日子里,作为班上唯一来自非洲的留学生,北外的师生们竭尽全力帮助凡妮解决各种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这让凡妮感受到了来自北外大家庭的温暖。

    为了体验北京当地的民俗,凡妮曾经搬到校外租房子。知道凡妮是外国人,房东专门在圣诞节为凡妮做上一桌丰盛的饭菜,这让凡妮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和美好。“房东说这个节日对我是最重要的,想家了就一起来吃饭。我当时真的很感动。”凡妮说。

    “北京作为首都,很有包容性,同时兼具了传统与现代的城市气质,我爱这里。”5年的时光让凡妮爱上了北京的文化,她喜欢去胡同逛街,也喜欢上了喝中国茶叶。“朋友们总是叫我多喝热水,而中国有各式各样的茶叶,味道独特。”她笑着说。

    说起最初学习中文的过程,凡妮说:“刚开始特别难。”每天回到宿舍,凡妮都要看一段新的生词,然后练习拼写。她发现,只要不断地书写记忆就会强化,直到现在她依然保持这个习惯。“虽然中文很难学,但在这里我有语言环境,再通过不断练习,学得很快。”

    对于中国人的热情,三位留学生的感受是一致的。“我在这里交到了很多好朋友,我们和中国人大部分的价值观是相同的。比如,很重视家庭、亲情和友情。所以语言并不会阻碍我和大家成为朋友。”格巴扬说,自己来到中国,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后,“amazing(惊喜)!”是她最想说的词。

    格巴扬在中华女子学院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学校还培养我们女性的独立精神和性别平等意识,并且带我们到其他城市进行实践调研,跟当地女性进行交流。”格巴扬非常喜欢这些课程内容。

    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月亮山调研时,格巴扬看到当地妇女自学英语和其他外语,志愿做讲解员,十分感动。她告诉记者,当地妇女热情地向外国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不仅传播了文化,还带动了经济发展。“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示范,我要把这样的经验带回非洲。”格巴扬说。

    希赛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就是每天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最近,其围绕着学校附近散步,慢慢探索周围的社区环境让她觉得很快乐。下一步,她打算努力学会骑自行车。

    在中国,希赛接触过的女性都给她友善的印象。“她们自信、热情、充满朝气,对人友善。”

    当好中非交流合作的纽带

    “中国有很多基建、医疗的项目在非洲展开。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会让当地工厂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同时还能帮助解决就业。”格巴扬说,能够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知识和文化,得益于中非两国紧密的合作。

    2016年,中国在尼日利亚建设194亿美元的铁路项目。其中,拉各斯至卡拉巴尔和拉各斯至卡诺的线路分别耗资111亿美元和83亿美元。“这些项目给尼日利亚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改善。”格巴扬说。

    明年,格巴扬学成之后就要回到家乡,她认为这里的学习生活经历给她很多新的启发,她要把自己所学的带回去,为家乡妇女发展贡献力量。

    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希赛,“中国帮助冈比亚修建医院,进行援外医疗,并为冈比亚培训了很多医护工作者。此外,中国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在冈比亚进行水稻种植等农业技术援助,并结合当地的特点进行传授。我对此深受感动。”希赛说。

    希赛在中国各地调研时看到,中国对妇女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让她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全国妇联针对女童教育推出的“春蕾计划”。她说,以后要把这种好的经验带回去,让自己国家的女童也能从中受益。

    “我本身就是中非合作的受益者,因为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奖学金我才有机会来中国留学。”凡妮动情地说。

    2021年1月,在凡妮的家乡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奎嫩区的莫帕尼小学落成,这是中国在博茨瓦纳援建的三所小学之一,学校的建立让当地村里的很多学生可以就近接受好的教育。

    “新学校为博茨瓦纳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凡妮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了她家乡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服装、外贸等方面。“我想做外交官,未来助力非洲经济领域的建设,与全世界交流合作。”

    凡妮每次回到家乡,都能听到大家对她的夸奖和对中国发展的赞叹。“离开家时,我还是个小女孩,现在他们觉得我长大了懂事了,觉得中国把我培养得很好,中国很棒!”

    现在,凡妮的愿望是通过HSK(汉语水平考试)6级,因为明年妈妈将从非洲飞来,陪她一起见证重要的毕业典礼。“我要带妈妈在北京吃好玩好,让她感受中国的美好!”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