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凌漪
午后的西藏拉萨八廓街,人群熙熙攘攘,一片热闹景象。
“八廓”,在藏语意为“中圈”,是一个围绕大昭寺形成的圆形街道。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修建小昭寺和大昭寺。经年累月,人们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转经绕圈,逐渐踏出了一条环绕大昭寺的小径。随之形成了集文化、商贸、居住多功能为一体的区域。
在八廓街转经道入口处,矗立着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唐蕃会盟碑。据史料记载,公元821年,唐朝和吐蕃达成会盟。公元823年,唐蕃将盟文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石立碑:“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於碑也。”
“这块石碑不仅体现了两个民族对相互团结、友好的美好希望,更是两个民族交流交往的历史见证。”拉萨市八廓古城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斯郎德吉说。
从唐蕃会盟碑向前走,不远处便是紧邻八廓街的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清朝中央政府于雍正六年(1728年)在西藏设立第一座驻藏大臣衙门。在此后的近两个世纪中,一百多位驻藏大臣抵藏,在驻藏大臣衙门处理治藏事务。
步入陈列馆内,“清代驻藏大臣治藏专题展”复原出驻藏大臣衙门主要的机构设置以及一些生活的场景和细节,向参观者清晰地展示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八廓街周边,多民族群众共同居住的大小院落有百余个。大街小巷中,团结互助的佳话处处传扬。
走进八廓街内的绕赛社区拉让宁巴达热大院,社区副书记、网格格长格桑达瓦正和几位不同民族的居民、联户代表围坐在一起,一边喝甜茶,一边商量安装电动车充电桩的相关事宜。
“大院中居住有53户104名居民,其中52名藏族、50名汉族、2名回族。”格桑达瓦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像这样的‘甜茶议事会’,我们一周大概会组织三四次,大家坐下来一起商量解决社区的事。”
漫步在八廓街上,藏式建筑风韵悠长,青砖斑驳,两侧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前来,各民族文化在八廓街交相辉映、创新交融,千年古街不断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