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医美神器变致命“毒药”
9月5日下午,在浙江大学明州医院高依赖病房(HDU)内,何女士浑身无力地卧躺在病床上。看着只能靠呼吸机维持呼吸、话也说不清楚的女儿,陪在一旁的妈妈不断抹着眼泪。一个多月前,何女士在一家美容院注射肉毒毒素,没想到随后竟逐渐出现了呼吸无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问题,被家人紧急送到医院抢救。
伴随颜值经济的异军突起,国内的医美需求也水涨船高,医美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乱象频出。在此背景下,加强医美市场的监管刻不容缓。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医美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行业标准和准入门槛。同时,建立健全医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安全有效。对消费者而言,在选择医美项目时,应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警惕那些看似诱人的“变美神器”变成致命“毒药”。
防范AI换脸诈骗 不能再靠“眼见为实”
9月7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位博主用一段15秒AI换脸视频,3小时就骗走自己妈妈一年的收入,并表示有60%的受访者肉眼辨认不出AI换脸视频。专业人士透露,AI换脸诈骗在3年前只是学术命题,去年开始大量增加,今年仅在东南亚地区发动的造假攻击就达到去年的10倍。
AI换脸技术应用于诈骗已成为一个严重问题,给公众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危害。对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AI技术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AI技术的应用,防止其被用于非法活动。同时还要加大执法力度,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平衡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与发展,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防范AI换脸诈骗,不能再靠“眼见为实”,防骗手段也要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公众的利益不受侵害,让科技不断向善。
未成年人骑行不能“想骑就骑”
近年来,城市骑行文化低龄化、亲子化现象日益突出。有媒体记者在多个电商平台上看到,儿童电动摩托车、儿童电动自行车甚至儿童燃油摩托车都可以随意购买,商品展示详情里也没有对骑行年龄进行提示,这些都为未成年人骑行安全埋下了隐患。如何保障未成年人骑行安全,亟待提上议事日程。
对于未成年人骑行,家长要把好安全“第一关”,切实尽到监护职责,避免把孩子置于危险之中。对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要让他们骑自行车上路;对已到法定年龄的孩子,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交通规则教育等,引导孩子安全出行。同时,相关部门对未成年人违规骑行也要加大监管力度和普法宣传,还要督促电商平台、商家规范运营,对骑行年龄限制要进行明确提示。
黄威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