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理论 PDF版下载

版面: 理论

传递教育钥匙的人

——春蕾计划受益者加恩力森老师的故事


    加恩力森

    扫一扫 看视频

    阅读提示

    “学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加恩力森·木合亚提别克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萨尔布拉克镇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在她上小学时,父亲身患重病,母亲扛起了家中重担,父母始终重视对孩子们的教育,鼓励她通过读书实现人生梦想。她考入新疆昌吉学院,毕业后,回家乡任教。在她看来,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而她愿意成为传递这把钥匙的人。“我想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帮助更多曾经像我一样的学生,点亮他们的求学之路。”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白晨

    在辽阔无垠的新疆大地,阿尔泰山南麓的哈巴河县犹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这里四季分明,景色各异。在哈巴河县库勒拜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有一位心怀梦想的小女孩,她名叫加恩力森·木合亚提别克。从小,加恩力森便立志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她踏上了漫长而又充满希望的求学之路。学成之后她回到家乡任教,回馈了这片养育她的土地。从离家求学到归乡执教,加恩力森不仅完成了个人的成长蜕变,更见证了新疆地区女性教育权利的巨大进步。

    逆境绽放:家庭坚韧孕育希望之光

    在哈巴河县辽阔无垠的草原上,转场放牧是牧民们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这是一段充满挑战与艰辛的旅程,他们需要赶着牲畜穿越崇山峻岭,越过湍急的河流,尤其是在严冬时节,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这无疑是对牧民们的巨大考验。

    加恩力森的童年,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她记得小时候,每当遇到飞沙走石等恶劣天气,父亲总会骑着马去学校接她放学。父亲的身影在风雪中显得格外高大,仿佛是草原上的英雄。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父亲成了她心目中的英雄,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人们最不经意的时候,给予最沉重的一击。父亲突如其来的重病,像是一道晴天霹雳击碎了原本平静的家庭生活。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生活的重担瞬间压在了母亲瘦弱却坚强的肩上。“妈妈总是默默承受,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累或是想要休息,但我能感觉到她很累很疲惫。”无论多么辛苦,加恩力森的母亲总是面带微笑,从不抱怨。

    尽管生活的风霜雕刻着艰辛,但加恩力森的父母始终没有放弃对孩子们的教育。每当夜幕降临,加恩力森回到家中,迎接她的不仅是温暖的灯火,还有父亲那充满期许的目光,蕴含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和对孩子深深的爱。每当她感到迷茫或遇到困难时,母亲的话语总会在耳边回响:“必须要读书,只有读书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母亲的话不仅是对她的期望,更是对她的激励和鞭策,坚定了加恩力森前行的决心。

    春蕾接力:计划护航梦想薪火相传

    2013年,加恩力森踏入了哈巴河县高级中学的大门。在那里等待她的不仅是一段全新的旅程,还有一位改变她一生的物理老师。

    高三那年,高考的压力几乎要将加恩力森压垮。就在这时,物理老师的一句话——老师相信你,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回忆说:“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很亲切,仿佛有人在黑暗中为我点亮了一盏灯。”这份关怀激发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忱。物理老师不仅教会了她如何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她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我开始对教书育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如果我能够成为一名教师,那我就能够像我的物理老师那样,影响更多的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

    在物理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加恩力森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点燃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经过刻苦努力,加恩力森成功考入了新疆昌吉学院,并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了物理学专业的定向师范生计划。这不仅是为了实现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也是为了能够在学业完成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服务于故乡儿童的教育工作者。

    大学毕业后,加恩力森带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顺利地回到了这片孕育她成长的土地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希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让她们明白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加恩力森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用心去浇灌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就能在他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在加恩力森的课堂上,她会用心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声音,耐心解答她们的疑问,帮助她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寻找自信的力量。“我希望我的学生们都能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加恩力森满怀信心地说道。

    加恩力森的求学之路,每一步脚印都镌刻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追求。“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她的话语充满了坚定与信心,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她将以教育为使命,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传递希望的火种。

    权益护航:春蕾计划保障女性教育权利

    在加恩力森求学的旅途中,“春蕾计划”犹如甘霖,滋养着她的心田,给予她巨大的帮助和支持。自初中起,她便成了“春蕾计划”的受益者,这个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旨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女生完成学业的公益项目,为她铺就了求学之路,让她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加恩力森还小的时候,父亲的重病使整个家庭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每一分钱都显得尤为珍贵。“春蕾计划”的到来,就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加恩力森的心房。从初中时期每学期300元的助学金,到高中阶段每学期1200元的资助,这些资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援助,更像是一道道光,照亮了她的求学之路,激发了她勇往直前的动力和信心。

    特别是在高中阶段,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高考的压力,一封粉红色的信件,为加恩力森带来了无尽的温暖与力量。加恩力森深情地说:“我还记得,那是来自地区妇联的一次活动,邀请函是一封粉红色的信件——《给春蕾班学生的一封信》。读到这封信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这一行业对于我们这样的女性而言有多么重要。我由衷地感激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妇联同志们的关心和支持,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爱,并教会了我如何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春蕾计划”的资助不仅限于经济上的帮助,还包括心理上的支持。加恩力森回忆说:“每次妇联的叔叔阿姨来看望我们,都会跟我们聊天,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他们会鼓励我们,告诉我们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这些温暖的鼓励对我来说,比任何金钱上的帮助都要重要。”加恩力森真诚地向我们袒露着心声。在“春蕾计划”的资助下,她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更加珍惜和感恩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回忆起那段日子,加恩力森深有感触地说:“‘春蕾计划’让我深刻理解了教育的重要性。它让我知道,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这种信念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也激励我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成就。”

    作为“春蕾计划”的受益者,加恩力森深刻体会到了这个计划对保障女性受教育权的重要作用。她认为,“春蕾计划”不仅解决了贫困女童上学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她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激发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未来筑梦:春蕾计划推动教育新篇章

    近年来,在国家和新疆各级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新疆教育事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教育投入的显著增加、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以及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铺平了道路。加恩力森亲历了这一变化,她欣喜地告诉我们:“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不仅为新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新疆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与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新疆的学生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知识的传播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教师们得以运用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授课。最令人欣慰的是,那些离学校较远的学生,也不必顶着严寒酷暑、迎风冒雪地去上学,免费的校车接送服务确保了他们的安全与便捷。”在加恩力森的话语中,流露出的不仅是对现代教育条件改善的赞叹,更有对孩子们未来无限可能的美好憧憬。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加恩力森始终将自我提升视为一种不懈地追求。她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仅仅拥有满腔热忱是远远不够的,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峰。她满怀热忱地说:“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帮助学生们更高效、更迅捷地学习到知识。”加恩力森坚信,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与进修,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加恩力森的故事,不仅仅是新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更是女性教育工作者在促进人权实现与个人全面发展道路上不懈探索的典范。她用自己的坚韧与智慧,证明了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大地上,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书写者,用知识与信念点亮前行的道路。她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份付出,都在为新疆这片土地播撒希望的种子。在加恩力森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爱的传递,更看到了希望与梦想的无限可能。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